一名学“汽车修理”专业的兖矿技校毕业生,却在井下百里煤海安全监测监控工作中“出类拔萃”;一个20年前“啥也不懂”的毛头小子,20年后却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技能人员)大师”。不仅如此,他还被评为“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山能工匠”,被兖矿能源聘任为技能大师一级,按照等级划定年度收入最高50万元的薪酬指导线。他就是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调度信息中心监测定位组工长——秦钦。
青春磨砺促成长
“谁的青春不迷茫,何人年少不轻狂。”2003年11月,秦钦从技校毕业后来到了兴隆庄煤矿,因为学的是“汽车修理”专业,所以当时一心想着能够去当时的汽车队,让他没想到的是,最后被分配到了矿通讯队,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脑子里背诵“白红黑黄紫”“蓝橘绿棕灰”的主色谱、副色谱……
面对一份跨专业的工作岗位,每天重复编织各种不同功能通讯线缆,对于刚刚入职的秦钦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全部都是“0”基础,也陷入了一段“职场浮躁期”。秦钦每天跟着老工人下井走巷道、跑头面,对井下各个地点的监测监控线路、传感器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检修,少则几公里,多则几十公里。其实那时候,秦钦干的最多的一个活,那就是——帮着班里的老工人背着维修工具包。
2004年下半年,兴隆庄煤矿通讯队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秦钦正式拜所在班组的班长郭绪斌为师。从那以后,秦钦每天跟着既是班长又是师傅的郭绪斌“学活”,在井下每天看着他剥线、挑线、连接、测试故障,动作如此娴熟,自己便感觉干这个活很容易,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既简单又轻松,每月还能领着一千多元的“巨额”工资。
一次,根据队里的安排,指派秦钦单独去井下完成一项监测线路故障抢修任务,可由于平时学习实践不多,秦钦到了巷道才发现,自己没有工作头绪了,瞬间不知道故障排除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他只知道拿着传感器看看指示灯亮不亮,而且不会使用万用表,在井下巷道里里外外来回跑了五六趟,急的满头大汗。
“为什么不会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跟着师傅的时候半小时、一小时就能干完的工作任务,我却耗费五、六个小时都弄不明白。”当时的秦钦孤独的站在巷道里,一种无助感涌上心头。上井回家后,心细的父亲看出端倪,和他聊起做人做事的道理,教育引导他要摒弃消极心理,做任何工作都要持之以恒,不能眼高手低,一定要把技术学到手中,不断提升自身技能。
奋斗扬帆启新航
“正青春,应清醒,知跃进。”秦钦在“碰壁”之后,开始深刻的反思自我,下决心一定要改正提升自己,购买专业书籍,打印《煤矿安全规程》等学习材料,结合井下现场逐项逐句解读、剖析,随着不断的学习充电,他的笔记也一层层的叠成了“小山”。
一看徒弟喜欢学,郭师傅也就更愿意教,秦钦在熟悉掌握矿井整体传输网络架构图的基础上,开始细化到各个工作面的传感器怎么接、电压怎么分配、传感器安装怎样更加标准,他拿着笔在本字上都一项项的认真记录下来,因为他深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
从那以后,他在每次受领任务下井之前,都仔细弄清工作任务大体是怎么干的,要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样避免发生故障,怎样才能把工作干好。数年的奋斗光阴,就像一块磨刀石,磨平了秦钦的指纹,磨厚了他的脚掌……在2009年,秦钦成为通讯队五个班组中最年轻的班组长,那一年他24岁。
“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成长,奋斗的人生才更有价值。”2016年3月至2017年夏,兴隆庄煤矿作为国家安全监控系统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矿井,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升级改造,秦钦带领班组成员对整个安全监控系统传输,电源、交换机、分站及各类传感器进行升级测试,勇敢地挑起了大梁。由于安全监测工种的特殊性,班组所有人必须24小时轮流值班和周末轮休制度,井下有任何异常信息和故障,值班人员必须立即下井核实处理。秦钦经常是晚上接到班上电话,第一时间下井处理故障。“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明天可以送我上学吗?”女儿秦乐蒙当时6岁,正是需要呵护关照的时候,秦钦听了后,心里一阵阵难受,抚摸着女儿的头说:“放心,爸爸只要有时间,一定会送你去上学。”
凌晨4点多,电话又响了起来,放下电话,秦钦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女儿,想也没多想,毅然下了井。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班组共更换监测电源45台,监测分站50台,各类数字型传感器500余台,保质保量地完成井下所有的监测系统数字化升级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
全力以赴护安全
“每一步都是领悟,让本职爆发出无穷的力度。”秦钦在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身先士卒,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约束自己。随着矿井智能化、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针对井下新增的多种安全监控设备,他带领每名成员认真学习研究设备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做到“超前预警、及时分析、迅速处置”,每天穿梭在井下4万余米的各条战线,对800余台监测监控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全力保障系统24小时安全可靠。
在多年的维修工作中,秦钦练就了一套故障诊断“绝活绝技”,通过井下传输线测量法、短路法、安全监控系统故障诊断排除法、工作面传感器电压分配法,参照监控设备原理图和说明书,迅速判断并排除井下采掘工作面出现的监控设备故障。他先后总结出采掘工作面井下监控设备安装调试法、甲烷传感器故障快速判断处理法两项实名操作法,使传感器故障时间由每年1800分钟降为800分钟。
为备考参加各层级的技能竞赛,秦钦苦练“过目不忘”本领,发明技能技艺锤炼法,对矿井通风和监测监控专业知识倒背如流。围绕实操考试步骤,秦钦结合工作实际,仔细学习网上教程,一次次调整光缆熔接、网线制作、传感器标校、系统设置、应急联动功能等步骤。2021年在公司级、省市级、国家级比赛中,三场理论考试秦钦皆以100分拿下笔试。超五类网线头制作他只需要1分10秒就能完成,从光缆剥缆到穿线、固定和尾纤焊接、盘纤他能够控制在六分半左右,4×0.97监测线缆的外皮开缆,他平均每根只需要5秒钟。
工匠精神是创新,也是传承。秦钦带领班组成员开展“一日一练、一周一技、一月一比”活动,对既是“同学”,又是徒弟的鞠荣既授鱼又授“渔”,鼓励他积极参加矿“群星闪耀”比武练兵活动和集团公司各类技能比武。2023年徒弟鞠荣在“梅安森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安全仪器监测工(双人赛)一等奖。
土壤好,根苗壮。秦钦领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矿井智能化建设、监测监控、网络安全等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各项克难攻关和技术创新工作。多年来,秦钦还先后参与了监测室与集控室改造、安全生产光纤综合监测系统建设等工作任务,见证了数字化矿山建设高速发展的历程。他参与改造的“煤矿智能监测监控安全保障示范工程”“地面视频综合管理系统”等多个项目和科技革新共计20余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专业难题,并且全部在井下各工作地点推广应用。工作室先后获得山东能源集团“示范化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