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面场圃” 重阳暖万家
重阳佳节 福寿满堂
兖州煤业网特邀几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
共抒家国情怀,同迎佳节到来。
敬请大家隔屏将温暖的掌声
送给这8位可亲可敬的72岁老人。
在此,我们透过【上阙】与【下阙】
抒怀 言志
一起聆听和感受
老人们如何看今日之中国——
【网编解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南屯煤矿退休老人王同生的心里,今日之中国就像载满厚德善行的长卷,缓缓展开一幅和谐画面。
透过王同生老人的名字就能推测出,这是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采访中,王老告诉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很多人名字中都带着“建国”“爱国”“国庆”等字眼,尤其现在喜逢和谐之中国,看到祖国强大就心潮澎湃!
【南屯煤矿退休职工 王同生老人(72岁)】看到祖国强大就心潮澎湃
1949年3月29日,是我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我们新中国成立了。
小时候,我们国家虽然经济落后、技术基础薄弱,但却异常团结、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即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了“两弹一星”,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973年9月,我来到南屯煤矿开始工作,我的第一个岗位是在巷修,那时候南屯最著名的就是“南屯难”,井下环境特别差,头顶淋水、脚踏铺水,干起活来浑身是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到了南屯矿,从国外引进的综采设备让我们矿实现了采煤工艺从普采到综采的变迁,我们矿也取得了各种辉煌成绩。并且对于直接受益的我们职工来说,感触更是很深刻:“下井有安全感,上井有舒适感,在南屯有自豪感”。
再往后的时光里,申奥成功、成功举办奥运会、“一带一路”倡议……每一件事情的发展都印证了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谐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如阳光般照射到了我们矿井发展中,井下采煤开始用上了智能设备,职工福利待遇持续提升,我们这帮离退休老人也有自己的活动室,处处体现了我们祖国的和谐发展之光。
光阴似箭,转眼我们这批共和国同龄人已经退休多年,但祖国依然年轻并且年富力强,一年比一年好,我也仍然坚持学习并且关心关注着国家大事。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备受党和国家的培养与关怀,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在此,祝福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再创辉煌!
【网编解读】抚今追昔,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多少先烈用生命劈山蹈海、披荆斩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铸就了今日奋进之中国名扬四海、名震八方,为后人开辟了新世界。不变的是初心,不老的是信念。那抹永不褪色的橄榄绿,是激励济三煤矿退休党支部书记刘玉彬老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红色经典、美好记忆。
【济三煤矿退休职工 刘玉彬老人(72岁)】衷心地祝愿伟大的共和国生日快乐,明天更美好
我退休前是济三矿的一名党支部书记,有着13年军龄、50年党龄,是与新中国同岁的一代人。
昔日潇洒少年郎历经涌动的青春,走过不惑,如今已雪染双鬓。从军一十三载,青春无悔;入党五十载,无私奉献。风风雨雨七十二载,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喜看今日中国,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综合国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再观能源公司发展,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大步跨入世界500强,位列70位,心中满是骄傲和自豪。在重阳佳节,衷心地祝愿伟大的共和国生日快乐,明天更美好。
【网编解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文中的这句话,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富强之中国,薪火相传,蒸蒸日上。
时节更迭,梦想如光,而今,“中国梦”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愿景与热望。从物资供应中心行政科退休的杜庆荣老人,几十年来时刻把担当镌刻在心房,在他的眼里,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祖国正阔步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阳光大道上!
【物资供应中心退休职工 杜庆荣老人(72岁)】担当的物供人
我叫杜庆荣,1949年10月1日出生,在物资供应中心行政科退休,现年72岁。女儿秦蕾,现在也是物供中心的一员,在仓储配送中心从事会计工作。
作为一名共和国同龄人,年轻时我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支援新疆建设,后来分配至物供中心工作,工龄35年。回首曾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日日夜夜,“担当”二字,于我而言,有两层理解:一是要坚持原则,二是要认真负责!在物供中心,我是一名冷库工,冷库温度极低,而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完成日常维护保养和物资收发工作。这个工作量特别大,考验的就是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担当精神,每一项任务都尽心尽责、全力以赴,收发物资从没有出现一次错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和工作需要,冷库渐渐退出了物供中心。告别保管岗位工作,我服从组织安排,调入了行政科,干起了单身楼保洁,活脏一点累一点,我从不埋怨,一干就是8年,直到我50岁光荣退休。
转眼已经退休22年了,看到国家越来越好,单位越来越好,企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我既骄傲又自豪!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担当,女儿现在也接过了“担当”的接力棒,希望她听党的话,在工作中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一份力量。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更加富强!
【网编解读】受孔孟之乡文化的深厚滋养,山能人、兖煤人眼中的幸福,有着“一箪食 一瓢饮”感味到的“知足常乐”心态,亦有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畅意达观姿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这应该是一种感受幸福的能力。从杨村煤矿张秀梅老人充满喜悦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幸福来自于舒心安心放心,就像当今为人民编织幸福壮锦的中国。
【杨村矿机电工区王晶的母亲 张秀梅老人(72岁)】紧跟着党,永远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母亲
金色的十月,我们共度重阳佳节。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与国家一起经历了成长路上的坎坎坷坷,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由贫变富,由弱到强,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发展历程。今天我们赶上了好时代,退休生活富足祥和,出门旅游,地上坐高铁,天上坐飞机,闲暇时我们上网玩微信,亲朋好友远隔千山万水叙旧聊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我们要紧跟着党,永远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母亲,愿意为她贡献自己的一切,今天,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舞台!
【协助人员】 济三煤矿 刘洪丽 杨村煤矿 侯 龙
【动图、海报创意制作】实习记者 赵楼煤矿 李舒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