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长期驻外开发的山能人
——题 记
同一首歌
同一片情
【驻外故事】栏目自9月份开办以来
兖州煤业网连续推出3期
“致敬长期驻外开发山能人”的新闻
引发了许多干部职工的共鸣
在这决战四季度 奋战2021目标任务的
金秋十月
借助此篇
《榆林能化:共话和厂子的老感情》
来自枣矿集团蒋庄煤矿尹丽君的深情解读
《致敬驻外将士:我们在不同的战场共同唱响“山能好声音”》
网站特地为所有长期驻外开发的山能人
送上一首《祖国不会忘记》
祝福驻外将士和他们的家人
工作顺利 幸福安康
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
“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
【驻外故事④】陕西篇——榆林能化:共话和厂子的老感情
每次,
我贴近你的胸膛,
眼睛就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每次,
我的脚步走进你的心房,
心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掀起波浪。
十五年的风吹雨打,
我见证了你的茁壮成长。
十五年的砥砺奋斗,
我看见你前进的信念愈发坚强,
如今,已过知天命的我,
依偎着你强劲有力的臂膀,
浑身有着年轻人一样用不完的力量,
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愈加小康。
谈起我和你的老感情,
说个通宵仿佛才刚讲到了第一章。
论起我和你的老感情呀,
让我依稀记起了第二故乡的模样。
(安全环保部 尚绪永)
2006年大学毕业,加入榆林能化大家庭,从此和榆林能化结下不解之缘。在这里,我与榆林能化共成长,亲眼见证了在荒无人烟的大漠,屹立起一座座化工塔群。在这里,榆林能化给了我发展的平台,实现了我的价值,从化工门外汉成长为可独当一面指挥全厂的调度长,而我也见证了榆林能化一步一步成长为煤化工界的一枝独秀。(生产技术部 程伟)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转眼间,我来到榆林能化已八年之久。作为一名叉车司机,我是幸运的。因为有着传我经验的师傅,有助我成长的同事。一路走来,也曾因为工作紧急,穿梭现场,汗水涔涔;也曾因为工作争议,面红耳赤,泪光闪闪;也曾因为工作失误,自责内疚。虽然我从事的工作平凡而普通,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我陪着榆林能化共成长。(机电仪车间 王丽丽)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来到榆林能化已十年有余。十年来我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兼程,一路高奏凯歌。经历了一期投产后达产再到高产的辉煌时期,也经历了二期项目建设的艰难时期,更记住了公司突飞猛进的发展。生活的考验,工作的磨练,及公司领导和长辈的细心教导,让我少了一份天真、少了一份莽撞、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慎重、更多了一份责任心。(气化车间 刘海洋)
春华秋实,时光飞逝,转眼间,榆林能化已成长为一棵健壮的大树。2008年,我成为公司第一批发运人。转眼十三载,我亲眼见证了公司的成长,从人均工资800元抵御金融危机到达产达效,从封厂抗疫共度时艰到二期顺利建设,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名榆林能化人的爱岗敬业,忠于值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关怀下,我从一名毛头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感谢榆林能化的培养,能与公司共同成长,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无比幸福。(储装运车间 于敏)
我,雷甲,2006年大学毕业进入榆林能化,参与了一期项目的建设、开车、运行,又从头参与了二期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装置的开车运行,基本上与榆林能化同步成长,可以说是公司的一名老兵了。2006年,我还是一名新兵,那时候,拿着尺子在蓝图上一点一点量,没曾想转眼间,小小的图标已成耸立云端的高塔。建设过程中,年轻的我们,不找到问题誓不罢休。面对首套国内最大装置的开车,大家既紧张又兴奋,基本上没有睡过完整的觉,经常半夜会被好几个电话叫醒,但现在回想起来脸上却总是笑容。2016年,公司筹建二期项目,我也不再是那个新兵蛋子,凭借工作经验,在设计过程中就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学习采纳了很多新的东西。十几年的辛苦奋斗,看着亲手建起的现代工厂,心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合成车间 雷甲)
有一种感情是缘于缘分,有时候静下心来,细细的感叹,自己在榆林能化度过了十几年的时光,走过了十几年的春夏秋冬。从大学毕业到报到、从报到到驻外实习、再到进厂学习、考试上岗、操作运行、安全生产,连续度过了十几年的日日夜夜……多年来,榆林能化一直像慈母一样关心着我们、爱抚着我们,我与榆林能化共风雨、共坎坷、共进步,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岁月如梭,时光如流,我对公司的感情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形容,有幸身为大家庭的一员,我很幸福自豪快乐。(水务车间 王刚)
2007到2021年,入职十四年了。还记得刚来时爬上气化框架眺望远方的激情澎湃,忘不了领导借钱给我们度过饥荒……在工作中失落过,痛哭过,咆哮过,可这份工作却始终给我稳稳的安全感!这里有领导对我的教导,有同事所给的和谐。我说不出我爱公司这样矫情的话,但感谢是真的!这十四年没有榆林能化,我不知道去哪里收获爱情,去哪里建设家园,去哪里培育我的孩子,当然也许都会有,只不过恰恰是你!致十四年青春,致十四年收获,致十四年成长!(经营管理部 胡昕)
每日的朝晖夕阴告诉我,时光正悄无声息的从指缝中划过。回首过往的岁月,我不禁感叹:自己已是一名有十五年工龄的老职工了!我热爱我的工作,它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也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懂得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守?这些年我和榆林能化共同成长,如果要问我对他奉献了什么?我想应该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弥足珍贵的青春。而他给了我成就自我、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如果再过十年,我还会对自己说:“青春无悔,献给榆林能化!”(机电仪车间 郭芳)
我叫孙占买,2007年7月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有幸加入榆林能化,现在从事水系统技术管理工作。回首当年,已走过十四个年头,从当初的懵懂少年,到如今不惑之年,感慨岁月匆匆!这一路走来,我见证了榆林能化从建厂、装置开车到如今的辉煌传奇。榆林能化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大平台,在这里我实现自身价值,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妻子,组建了幸福的家庭,榆林能化养育了我,成就了我,我早已同榆林能化融为一体,这份老感情,这份特殊的感情,早已融入我的生命里,我感谢榆林能化,感恩榆林能化,祝福榆林能化!(水务车间 孙占买)
就像一扇窗,为每一位山能人打开了了解驻外开发故事、走近驻外将士的全新“视界”!
犹如一座桥,架起了山能人与驻外将士们情感传递的“心路”,让每一位山能人心与心贴得更紧、情与情融得更浓!
初识【驻外故事】,便一见如故、爱不释“卷”,这里有驻外将士们战天斗地、拼搏奉献的创业故事,也有令人热泪盈眶、情真意切的凡人故事,通过一段段视频、一幅幅画面,虽隔着屏幕,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那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和那滚烫灼热的初心梦想。而这样的初心梦想,自带耀眼的光芒和无穷的力量,只在一瞬间,便解锁每一位山能人的“心灵密码”,让每一位山能人虽远隔山海,却心心相印、惺惺相惜!无论是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是在大漠边关的内蒙、新疆,或是在本部驻地的山能总部、兖州煤业、枣矿集团、新矿集团、临矿集团……我们都在心底自豪地发出同一个声音,“这就是山能,我们都是山能人”!
所谓出路,就是走出去才会有路。为进一步拓宽山能集团的发展半径,做大山能集团的“事业圈”,你们毅然“走出去”,告别日思夜想的亲人,远走他乡,奔赴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远方或许有“诗”,然而,我们知道,那里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其实,你们有千千万万个理由可以选择不去,但集团一声召唤,你们便铿锵“出征”,行囊中装满了整个能源集团的重托、承载着亲戚朋友的牵挂,于是,大漠边关、崇山峻岭,留下了你们奋斗的身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当年戍边战士有怎样的勇气,你们便有怎样的豪情,以破竹之势开疆扩土,拿下一项项重点工程,让胜利的凯歌一次又一次在异地他乡奏响。
我们坚信,有每一位驻外将士和每一位山能人的辛勤付出、砥砺奉献,山能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我们期待,不远的明天,能源集团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的愿景变为现实!(【解读者】枣矿集团蒋庄煤矿宣传科 尹丽君)
【播报】杨村煤矿 刘 燕
【协助人员】南屯煤矿 孙 苗 朱宇婷 陈翠玲 赵 然
【海报创意制作】东华重工输送机事业部 王胜 实习记者 赵楼煤矿 李舒婉
【动图、音频创意制作】 李舒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