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兖矿能源高度重视双基建设和小改小革工作,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将先进评比由一年一次改为半年一次,切实让有能力、重实干、善创新的人员有票子、有面子、有干头、有奔头。
小改小革创新创效成果,我们这样落地!本期【新闻视角】,我们共同透过特约记者们发来的图文,了解小改小革创新创效成果在兖矿能源及其权属单位落地的“硬”举措、“实”效果。
兖矿能源及其权属单位充分认清抓好小改小革的重要意义,营造关注基层、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广大基层工作人员持之以恒付出,用辛劳和智慧最大限度释放创新红利。
为全力做好小改小革支持保障,兖矿能源各级组织更加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更加尊重职工的创新成果,从机制建设、环境营造、成果转化等方面,全力做好支持保障,激发“全员创新、万众创效”的活力,形成“铺天盖地”的创新规模。
结合现场工作实际,兖矿能源及其权属单位更加注重创新成果转化,将其作为小改小革创新的根本,将职工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作为对职工创新热情的最大肯定。围绕“基层单位主导转化、工作室牵头转化、职工个人推动转化”,秉持包容心态,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实施创新成果使用、处置、 收益自主权,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多措并举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南屯煤矿定期举办小改小革项目评审会,通过实物演示、视频、PPT、项目负责人讲解、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审,对产生效益大、使用价值高的成果进行推广及表彰,使这些成果创意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如何既能创造出数目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还能明显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强化安全保障?今年以来,该矿工会将小改小革作为职工立足岗位发现问题、创新方法、解决难题的重要途径,鼓励职工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先后开展2次小改小革项目征集活动,征集小改小革57项。
该矿工会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巡视,复检全矿各单位小改小革项目推广使用、创新创效等情况,并从劳动效率、经济效益、安全管理、设备使用等方面详细摸排,形成汇总清单后对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真正使小改小革的诸多成果在实践工作中“大绽光彩”,有效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朱宇婷)
兴隆庄煤矿:近日,山东能源工会对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进行大力表彰,兴隆庄煤矿《焊接辅助空间臂的研制与应用》继获得兖矿能源小改小革一等奖后,再度荣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特等奖,《混凝土气动振平器的研制》《多路保护信号综合显示装置》获二等奖……这是兴隆庄煤矿坚持科技兴安、创新强企,持续培育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激励促动三大动能,大力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的真实展现。
该矿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组织抓落实,积极构建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牵头、部门协作、全领域覆盖、全过程推动、职工广泛参与的创新工作新格局。以大国工匠为引领,构建“1336”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运行、考核管理体系,加快高技能人才集群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创新“三点、四路、双激”人才培养机制,编织“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竞赛网络,为全员创新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该矿构架“创新理念、创新平台、创新机制,锻造创效品牌”为内容的“三创一品牌”全员创新运行模式,创新“两员一库”项目管理指导机制、“三级评价”项目培育推优机制、“四重奖励”项目激励保障机制,为职工创新创效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持续激发广大职工投身竞赛、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热情,带动更多的单位和更多的职工加入到创新工作行列,在全矿奏响“聚焦创效、激励创效、全员创效”最强音。(李振)
东滩煤矿深入贯彻落实兖矿能源“双基”建设暨小改小革创新成果推进会精神,融入矿井智能化变革、精益化管理大势,围绕稳产保产、降本降耗、环保节能等关键课题,鼓励和支持群众性创新创效工作。
该矿优化完善《关于持续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及考评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小改小革管理办法的通知》《东滩煤矿科技创新绩效管理办法》等4项机制文件,组建职工创新创效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工作站24个,全力做好支持保障。细化活动实施、评审、奖励、反馈、推广等工作措施,从活动组织、活动方式、机构设置、考核激励等方面深化落实,充分保障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活动有序高效开展,为两级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东滩力量。(郭炳驰 杜海宇)
济三煤矿大力推进“小改小革”技术创新,积极倡导“人人、事事、处处皆可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职工创新主体作用,出实招,见实效,着力搭建创新创效、创新工作室、素质提升、政策激励“四个平台”,鼓励全员从事技术革新创新活动。
该矿不断健全创新创效机制,修改完善《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实施每季一征集、一甄选、一评估、一表彰、一收购、一推广“六个一”合理化建议管理长效机制,制定下发《职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考核办法》《两化融合自主改善提案评选考核管理办法》等多项考核管理办法,成立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考核领导小组,对创新成果定期评审进行表彰奖励及推广应用,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小改小革,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思考创新、人人能够创新的良好氛围。(吴杰)
杨村煤矿积极引导职工群众结合岗位实际激活创造力、增强创造性,推动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智能化建设、现代化管理等多个领域高质量发展,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强势氛围。
该矿坚持技术类小改小革与管理类小改小革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精准把握小改小革实质内涵,努力做到投资小、技术稳、效益好、可持续性强。该矿相继制定出台《杨村煤矿小改小革活动实施方案和奖惩办法》《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鼓励全矿各单位大胆革新、勇于创新,勤于发明,今年共征集小改小革共50余项,80%的项目在矿井智能化建设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为矿井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侯龙)
矿业工程公司(综机安撤中心)坚持“广言路、搭平台、重奖励、勤交流”的工作思路,形成以征集、评选、表彰、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工作机制,确保小改小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落地生根。
该公司制订下发《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成果评比管理办法》,成立小改小革创新成果评比领导小组,通过筛选、各专业部门评选,确保评选出的创新成果有质量、有价值。成立以孟怀、李振亚为带头人的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成员项目讨论会议、学习借鉴优秀创新成果,适时组织现场实物参观、培训等学习交流。利用安全办公会等时机,向区队介绍优秀创新成果,促进小改小革创新成果在各区队推广应用。召开小改小革表彰会议,及时总结成果,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并在评先树优和疗休养上给予优先推荐,让有能力、重实干、善创新的职工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性氛围。(文/孙景璐 图/张伟)
赵楼煤矿积极在推进TBM全断面掘进机安全高效运转上寻找“小改小革”突破点、创新点,针对存储风筒装置设计的不合理进行了有效改造。
风筒一旦通风,原存储风筒装置内的风筒就会被吹胀形成大量鼓包,既影响通风效果又影响文明形象。为此,技术人员在储风筒装置外围加装Φ1500mm的圆形限位箍圈,防止风筒吹胀鼓包,大大提高了通风效果,改善了现场文明形象。(张震 蒋凡坤)
物流公司:自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工作推进以来,物流公司在人力资源市场化工程管理项目化上持续发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聚力深挖降本增效潜能。
该公司按照“控费降本增收”“能自干不外委”的原则,通过竞拍、指派的方式,由职工自行组建承包队伍,在保证正常生产工作和安全作业的前提下,已完成包括节日彩灯安装、绿化区域整治、铁路道口沿线清理等6项零星工程项目,节约外委资金17.1万元,职工创收3.49万元,有效释放了人力资源存量效益。(王丹丹 李洋)
华聚能源公司紧紧围绕创新思维引领企业发展这条主线,加大创新力度,在“小改小革”方面做足文章,挖掘员工的聪明才智,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使员工立足岗位,坚持问题导向,从推进降本增效、提升劳动效率等工作细微之处为企业创新创效,让“小革新”发挥出“大作为”。
2022年以来,30余项小改小革创新成果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有力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为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小改小革活动的持续开展,该公司员工的“创新、创效”意识不断增强,“人人思考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氛围正逐步形成。
下一步,华聚能源公司将在企业创新工作中,把“小改小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将小改小革工作常态化、固定化、科学管理化,提高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推进,扩大降本增效成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孟娜)
山东煤科院在采煤工作面震波CT探测现场的数据采集完成后,数据传输都沿用小改小革创新创效成果“震波CT探测设备数据传输革新”进行传输,摒弃了旧的传输方式,通过新的传输方式切实解决了原掌上电脑PDA数据无法读取的缺点。
通过增加新的数据传输的新方法和途径,彻底解决了设备数据传输故障造成无法进行工作面静态应力云图分析问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目前,该革新创新成果已分别在新矿集团孙村煤矿、兖矿能源鲍店煤矿等九个矿井采煤工作面得到应用。(丁竞远)
【策划】兖矿能源新闻中心
【协助】杨村煤矿
【审核】陈伟
【协助人员】张方皓 马亚军 侯龙
【图文统筹】王艳芹 罗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