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精彩瞬间

【贯彻落实三届五次“双代会”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培塑技能人才

作者: 兖矿能源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17日   来源: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者按】“你爱兖矿吗?你以兖矿为荣吗?你如何立足本职为兖矿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做贡献?”自兖矿能源启动“爱企三问”大讨论以来,浓浓的爱企情怀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传递。

兖矿能源网【贯彻落实三届五次“双代会”精神】栏目推出专辑,集中报道各单位结合爱企“三问”大讨论活动,在弘扬工匠精神、培塑技能人才方面的具体做法

6月17日

南屯煤矿注重工匠人才培育,充分发挥工匠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该矿大力实施工匠培育计划,量身定制工匠培养晋升长效机制,打破年龄、学历、身份等限制,不拘一格培育选树人才。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风采故事宣讲、工匠精神大家谈等形式,努力把工匠这一“闪光群体”打造成品牌形象,推动工匠精神进区队、进班组、进心里。积极推动在职工匠、劳模等技能人才融入各专业创新工作室,以技术攻关、骨干培养、人员实训“三位一体”为发展方向推进工作室建设,签订导师带徒合同,开展技术培训,引导职工学技术、增技能、提素质、练绝活。(张南南)

鲍店煤矿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和基层单位培训需求,让劳模、技能大师走上讲台,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定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专题授课。

2024年至今,已有20余名大师化身“教授”,开展“大师讲堂”50余场,讲课内容覆盖井下采掘单位所有专业。广泛开展岗位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倾力打造“榜样一条街”,让劳动者岗位出彩。截至目前,累计举办了九届安全技术措施讲评大赛,有620余人次参加比赛,有效提升了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提高职工攻克技术难题、破解制约瓶颈的技能本领。(焦超)

东滩煤矿牢固树立“敬贤重能 立人达人”的人才文化理念,创新“12653”的人才文化体系,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储备、培养、管理、使用全链条工作机制,让矿井“千里马”脱颖而出、竞相奔腾。

该矿建立季度考核、月度写实、专项调研、沟通反馈、征求意见、任职考察等“六位一体”的干部日常考察识别机制,深化对优秀年轻干部的日常了解和分析研判,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综合台账,为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劳动模范、优秀技能人才、技能大师“传、帮、带”作用,开展“竞师学技”活动,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签订“竞师学技”师徒合同,对职工进行目标化培养,着力培养技术熟练、素质过硬的岗位能手。修订《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考核办法》,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实现软硬件同步升级。对年轻干部表现开展联合“会诊”,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落实“31789”人才培养工程,采取竞聘上岗、民主公推等方式,切实把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出来。(邱长鹏)

赵楼煤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论述精神,积极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金舞台,帮助职工提质增能、筑梦矿山。

该矿建成集理论学习、模拟操作、创新研发于一体的“蓝翎筑梦”育才阵地及3座创新工作室,装备可视化馈电等60余套培训装备,打造体验式、互动式、一站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技艺展示舞台,每年组织采、掘、机、运、通等专业比武全覆盖,大力度支持各车间工会自行组织多频次小范围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让职工在技能比拼中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厚植“先模文化”,每年集中上门慰问历年各级先模,授予“先模之家”光荣牌,设立12“先模宿舍”间,组织“专享”荣疗,建成“功勋墙”,真正让先模有面子、受尊重、得实惠,激励引导更多先模不断涌现。(张震)

杨村煤矿始终坚持“人才兴企、人才强企”的鲜明导向,聚焦矿井安全生产经营实际,创新管理、畅通渠道,逐步搭建起素质提升、跟踪考评、激励创新为核心的人才成长平台,推动广大干部职工德才配位、快速成长。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做什么”的原则,因岗而异,按需施教,针对党员干部、管理技术和岗位操作等不同人员开展“教学式、订单式、体验式”素质提升,以提升基本能力为抓手,丰富课程设置,重点加强技术人员对安全技术规范、专业技术知识、施工工序工艺、应急救援知识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岗位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常识、岗位操作规程以及作业标准等内容的应用和实践,做到人人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

通过把现场当课堂、把问题当教材、把难题当课题,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搬到”课堂,以提问、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结合起来,让职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侯龙)

天池能源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太行百灵鸟宣讲队员深入基层区队、班组讲述劳模们的奋斗故事和杰出贡献,倡导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该公司制作“最美天池人”典型宣传展板在“先模一条街”进行展示,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走进职工心理。为进一步发挥好先进典型引领示范效应,利用“天能动态”公众号平台,开辟“致敬劳模”专栏,让劳模精神成为一种动力源,让榜样力量充分彰显。开展技能比武和“榜样的力量”先进事迹宣讲,在职工中树立标准岗、模范岗形象,激励广大职工向身边的劳模工匠学习,争当标兵能手。(史美琪)

鲁南化工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制度,全方位展开人才培养工作,为高技能人才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优厚的条件,为人才成长和技能强企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

该公司通过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解读、待遇落实、事项代办、人文关怀等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包括为以吕晨晨为代表的“山东省惠才卡”、“枣庄市惠才卡”人员指定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每季度召开人才座谈会,为培养专业型人才打造良好平台。以“刘丹丹、赵月东、曹洋、秦清、李冲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为龙头,带动了一批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以房丽丽、吕晨晨为领办人的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通过省人社厅审批。(李楠楠)

未来能源认真贯彻落实两级公司工作部署,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选树高技能人才,先后制定、修订《技能导向激励机制实施方案》、《双导师带徒管理办法》、《首席技师管理办法》等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文件20余个,深化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初步建成技术、管理、技能、党务人才培养“四通道”,努力培养塑造工匠人才。

该公司着力打造技能大师、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建成集团级创新工作室2个,一线创新工作室15个,培育中1个。工作室秉承“破解煤液化项目技术瓶颈、开展互帮互学和服务煤液化生产”的宗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工作。2023年,未来能源获评山东能源集团“全员创新企业”,并在能源集团职工创新创效竞赛表彰大会暨首届工匠论坛上作典型发言。(张璞)

1

榆林能化高度重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传弘扬工作,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用好媒介,打造品牌。该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奋斗的青春”“劳模风采”“榜样力量”等专栏,常态化宣传报道青年职工和劳模工匠、技能人才的奋斗事迹。每年在各级平台上及时更新宣传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百余名。

利用平台,展示形象。在电子宣传屏展播劳模工匠人物风采;在劳模创新工作室设置宣传区,宣传领军人物事迹、创新成果等。

示范宣讲,引领风尚。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组织宣讲小分队进车间、进班组巡回宣讲20余场,覆盖职工群众1000人次;举办主题演讲比赛,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形成全公司崇尚劳动、见贤思齐的企业文化引领。(宋作浩)

精细化工积极打造“精匠”党建品牌,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培塑。

该公司集中力量努力克服工学矛盾,利用公司内部师资力量,大力开展岗位职工多轮次的“大培训、大练兵、提技能、强素质”脱产培训,力求打破专业壁垒,拓宽职工知识面,利用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全面培训,为职工提供培训“营养大餐”,让职工全面掌握生产系统和作业流程。同时做到逢培训必考试,做到真培训、真考核、重奖罚,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干,进而激发员工的“内驱力”。(陈少丽)

化工装备公司深入贯彻落实能源集团“31789”人才培养规划目标和兖矿能源“28315”自主培养选拔目标,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岗位练兵、 技能培训等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学习技术、提升技能、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公司职工成长成才。

作为集团内部唯一一家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化工装备公司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与职工培养,始终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全面培养方针,在公司内畅通“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体系,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空间。2024年化工装备公司将立足公司实际,努力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兖矿能源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引领示范企业贡献化工装备力量。(张含笑)

安泰检验一直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作为重要任务,制定多项青年人才培养策略并付诸实施。依据公司甲A2发展策略和人才需求,建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了高级检验师、检验师等人员培养目标、内容、方式等要求。

通过培训、技术比武等形式,该公司选拔出7名技术能手,并对新入职的7名大学生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度,帮助青年人才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提升工作能力、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强化青年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和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的同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选拔出具有潜力、实力和担当的青年人才担任重要职务。公司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工匠人才、技术人才的培育工作,为更好的护航特种设备安全打下坚实基础。(赵建如 冯晓红)

物流公司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全力培塑技能人才,公司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内部宣传栏、微信、网站、外部媒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工匠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典型工匠人物事迹。

该公司制作一系列工匠人物海报和先进优秀劳模短视频,展示优秀技能人才工作风采和卓越成果,激发员工对工匠精神的向往。为切实培塑技能人才,公司举办不同级别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为员工提供展示和切磋平台,挖掘众多具有潜力的技能人才。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一对一带教新入职员工,传授宝贵经验和技巧。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技能人才给予丰厚奖励和优先晋升机会,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力量。同时,通过技能人才交流分享活动,让他们讲述自身成长经历和心得,激励更多员工追求卓越,推进工匠精神弘扬和技能人才培塑,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李洋)

物供中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潜心培塑技能人才,积极为职工搭建切磋技艺、提升技能、展示才能的平台,为物供中心打造智慧采购中心、物资保障中心、业务指导中心、数据供应中心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该中心根据物资供应业务发展需求和人才供给情况,制定长期的人才储备计划和培养机制,以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帮带指导为着力点,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管理。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步飞劳模工作室”,有计划、有任务、有重点地开展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开展导师带徒,选派业务能力过硬、作风正派、工作经验丰富的老职工担任年轻职工的导师,对年轻职工进行切身有效指导,加速其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建立跨部门、跨岗位交流机制,提升综合能力水平。通过小改小革、自主创新、技能比武等载体途径,让职工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磨砺技能、练强本领、成长成才。(张海霞)

111

华聚能源高度重视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职工队伍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转变。

该公司通过推行“导师带徒”制度,加快构建“技术能手-首席技师-技能大师”梯度培养模式。依托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载体,灵活开展座谈会、仿真模拟、技能培训、技术竞赛等活动,加强劳模、技能大师与青年职工间的互动与合作,不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持续推进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工作,开展“小改小革”“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鼓励职工群众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公司改革发展实践,全面营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柳永顺)

教培中心紧紧围绕“11348”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技能人才与教育培训事业深度融入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该单位大力推进兖矿能源工匠学院建设工作,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紧紧围绕服务于兖矿能源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在特色课程体系打造、师资队伍建设、培训项目设计、设备设施投入等方面积极创新,着力构建“工匠精神+素质提升+技能竞赛+交流研习+线上线下”五位一体技能培育体系,统筹利用兖矿能源内外各类劳模工匠、技能(劳模)大师等优质师资,发挥各矿处建成的各类一流实训教学基地、现场教学场所优势作用,实现“产教研”融合一体化。工匠学院专注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导向,不断提升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和技能,努力为实现产业工人队伍的转型升级助力添彩。(鲁婷)

山东煤科院始终坚持贯彻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精神,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通过岗位技能比武、日常业务考核、专业知识竞赛、外出培训学习等渠道,全面提高生产一线职工业务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

该单位将工匠精神融入技能人才培养,让职工会干、能干、擅干,掌握一门好技术、练就一身真本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劳动热情,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部务会、班前班后会、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大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引导职工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把弘扬劳模精神、培养技能人才与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抓好标准提档升级,健全计量测试技术保障体系,激发质量发展活力,以企业的需求为根本导向,精准施“测”,不断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和服务保障质量。(王蒙蒙)

catch_6399982fa152e

微信图片_20220713144522.png

兖矿能源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协助】杨村煤矿

【协助人员】张方皓 马亚军

【收集整理】侯 龙

【图文统筹】罗晓婷 王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