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杨村煤矿:180分钟 230人有了个“家”

作者: 林枫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07日

迅速行动 温暖有爱

——题 记

9月4日20:00,杨村煤矿后勤服务中心职工公寓管理处,夜如白昼,就在两个多小时前,这里还是一番争分夺秒的景象,面对疫情,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为当天在岗留矿的230余名职工安置了一个临时的“家”。

该矿根据上级及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当日18:00将正式由封闭管理转入社会面从严管控模式,工厂区内及井下职工一律不准再次出矿。

“如何保障230名余职工的住宿”,成了该矿党委第一关注的焦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单位迅速行动,以党支部、科室为单位,立即对在岗留矿人员进行清点核实,后勤服务中心职工公寓管理班组人员迅速集结到位。

17:00,后勤服务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了“先一线再辅助后机关”的入住方案、流程、分工等,全体人员分成卫生组、分配组、物品发放组、维修组等5个小组,结合职工实际情况,按照“一线优先、同区分配、同班入住”的原则,确保为职工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让职工满意。

“掘进工区已全部完成”“综采工区已完成”……18:34,采掘一线职工的入住工作首先完成。

    “大家有问题及时反应。”班长蔡怀芬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在现场,她是年龄最大的,也是说话最多、跑路最多、工作量最多的一个,不仅承担着现场协调、事务沟通、紧急处理等任务,有时她还要带着职工去看房间。门把手是否完好、照明是否正常、床铺是否损坏,她都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维修人员。她大步流星地奔波于4栋公寓楼之间,腰疼腿酸也不停下脚步。

“师傅,被褥共六件,你看一下,不要漏掉。”相龙美一个人承担了被褥发放任务,每次都会给工人师傅们一遍遍地嘱咐。由于被褥分楼下楼下分开存放,每发放一次,她都要楼上楼下跑,1300余件床上用品顺利发放到职工手中,两个仓库从满当当变得空荡荡。

“手机显示我跑了14000多步。”相龙美笑着说,丝毫没有埋怨。

“人多力量大。”时间紧,任务重,职工张伟静、姜磊、刘文文三人,平时主要负责台账管理、物资采购、工资结算等工作,公寓管理实战经验很少,但当她们了解到情况后,三人纷纷放下手上的工作,主动投入到此次任务中。

一面党员一面旗,紧急时刻显担当。由于中班职工无法到达现场,各单位区长、党支部书记想职工之所想,急矿井之所急,亲自上阵,摇身变成了“搬运工”,一趟又一趟,把每名职工的被褥、暖壶、椅子等生活用品搬运到宿舍。初秋的夜晚,虽已凉爽,可汗水还是湿透了衣服,流满了脸颊。搬运过程中,他们还兼顾现场写实,与已入住职工交流谈心,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和所想所需所困,为他们打气。采访中,笔者了解到,22:00 ,“搬运工”中的很多人才吃上晚饭。

20:00,230余名职工的床位全部安排完毕,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锁修好了,你试一下。”职工罗合成是后勤服务中心唯一一名维修人员,整个晚上,“单枪匹马”的他,背着十几斤重的工具包,三步并成一步走,一刻不停地为职工维修房间物品,在职工入住前,他共更换照明灯6套,安装床6张,维修门锁、水龙头、便池阀10余套。

“上井后就回不去了,幸好矿为我们安排好了宿舍。”

“宿舍很干净,非常舒服。”

……

晚8:30,陆续上井的职工看到“新家”时,惊喜中带着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