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围绕“管理提效、资产提质”,兖矿能源优化“六精六提”管理体系,全方位深挖内潜、创收增效,确保公司效益最大化。
兖矿能源网【简解读】栏目本期推出专辑,对各单位强化管理管控、“六精六提”起作用的相关做法进行集中报道,敬请关注。
南屯煤矿紧紧围绕“六精六提”工作部署,不断拓展新思路、新方法、新空间,全力提升精益管控水平,让全矿上下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切实做到精准计划、精细管控、挖潜增效。
该矿强化材料成本支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对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物资进行全面摸排,深挖闲置物资可利用价值,拓展降本增效空间,通过自修自用、改进复用、转移使用等形式,让所有闲置物资“再上岗”、生效益。大力推进单项工程竞拍,持续推进工程施工市场与人力资源市场联动效应,按照谁劳动谁受益原则,鼓励人人参与单项工程,人人增收创效益,全面打好“金算盘”、全力收紧“钱袋子”,推动矿井提质增效。(朱宇婷)
兴隆庄煤矿不断深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应用市场化精益化管理机制,真正做到降本提效、管理提升。
该矿全面规范融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积极应用测试绩效考核、日常调度、内部物资等新增模块,新增66个班组线上结算,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加大精益项目实施力度,加强项目课题指导考核,其中《降低车辆周转时间 提高物资配送效率》项目,从地面装料到工作面实现一站式运输,效率提高35%,在两级公司精益项目评审中均获一等奖。拓展精益管理示范点建设,地面场所覆盖率达到100%。深推工程施工市场运行,实行“指派、主动、联合、竞标”多元化工程承包,解决“接续紧、工程多、人员少”等关键问题。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运作,成立采煤、掘进、机电三支应急队伍。深化“分中心+挂员+兼职服务”多种运作模式,紧密衔接工程市场,推动矿井“六精六提”融合管理走深走实,助推矿井高质高效发展。(尹大为)
鲍店煤矿以经营数据中心为抓手,夯实定额价格基础,深化提升市场化工资结算信息化管理,不断拓展薪酬兑现功能,实现薪酬核算一体化,着力打造鲍店特色“169”数智运营模式。
该矿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工程施工项目化建设,以“13386”人力资源市场运作模式为依托,突出人力资源大协同,编制劳动定员方案,阶段性优化富余人员,实现跨单位、跨专业劳务协同。两个要素市场高效协同,人力资源配置得到持续优化,有效解决了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问题,极大缓解矿井生产接续压力。以精益示范为引领,全面开展诊断评价,打造形成矩阵式、规模化的“3276”精益示范模式。将精益改善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重点培养精益管理专员,开展废旧淘宝、精品磨课、改善大赛等活动,打造一支懂生产、会经营、抓精益的精益管理队伍。(焦超)
东滩煤矿将“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作为经营管理工作的总抓手,持续优化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物供运销、运营管控和自主改善六条价值链,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控效能。
该矿规范精益项目管理流程,扎实推进精益项目的选题立项至深入实施的工作开展,充分发挥精益项目改善作用。紧抓精益示范点与标准化建设不放松,持续推进矿井地面各厂区院落、车间、岗点实现标准化提升,全面提升矿井现场管理效能与文明生产新高度。优化区队市场化结算模式,建立“统一、规范、科学、有序”的交易管理结算体系,确保市场化工资结算作为薪酬分配的唯一依据。优化人力资源与工程市场协同创效工作,灵活运用承包、竞拍、指派等手段,保障各项生产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强化融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深度应用,确保实现信息化系统全面、规范、高效运行。(邱长鹏)
济二煤矿围绕公司“六精六提”工作部署,以“423815”融合管理模式为抓手,发挥“亮剑”生产管理团队、“卓越”运营管理团队作用。
聚焦对标管理提升活动主线,该矿建立完善了涵盖17个大项83个小项在内的对标指标库,通过横纵对标优化,有效降低物料、用电单耗,一季度实现节约电费、材料费用340多万元。以精益改善项目为突破点,围绕精益大项目、精益课题、精益班组“三个关键”建设,坚持从单位评比、精益工具应用、现场评价、网格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月度综合考评,大力鼓励全员参与精益自主改善管理,一季度共完成自主改善90项、浪费识别186项,创效35万元,全面推进市场化与精益化双轮驱动。(许中亚)
济三煤矿深入推进“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建设,围绕“消除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核心目标,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为确保精益管理工作数字化推进,该矿通过制定《济宁三号煤矿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信息系统常态化应用管理办法》,线上线下同步同频,明确系统应用的管理职责与考核标准,确保系统功能应用率、运行覆盖率和数据质量全面达标。结合矿井实际,建设6个修旧利废场地,分阶段出具精益管理示范点计划验收单,修旧利废场地标准化现场形象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成立精益管理示范点建设工作专班,从各生产经营环节着手开展诊断分析,查找漏洞,日跟进,周调度,月考评,梯级层次全面提升矿井现场精益管理水平。(宋鹏飞)
杨村煤矿重点完善成本管控体系,强化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静态”执行与“动态”预算调节,确保预算目标和市场化经营结果一致。
该矿完善市场主体考核结算,将成本费用按矿、专业、区队、班组、岗位市场层级分解,组织开展成本费用专项分析,运用数据说话,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实现成本费用降低。不断精细成本业务预算,将各项可控成本逐级分解落实到区队车间、班组岗位,明确成本控制目标。不断分解成本管控指标,健全完善成本管控措施,严格成本预算刚性控制,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降本控费、增效创效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场化结算兑现,确保考核结果兑现的严肃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侯龙)
内蒙古矿业以“强化管理、降本增效”为核心,聚焦“六精六提”管理要求,通过优化流程、精准施策,全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该公司成立重点项目手续专项攻坚小组,梳理审批堵点,建立“清单化+责任制”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内蒙古矿业项目推进考核管理办法》,实行“日调度、周总结、月通报”机制,全力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针对亏损单位,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治理。严格落实“增收入、降成本、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经营管理措施,做好全面预算、成本管控、资产管理、风险防控等重点工作。成立成本管控分析领导小组,深入分析企业成本运营、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绩效考核等指标完成情况,抽丝剥茧查找问题和不足,树立“节约就是效益”的理念,持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于欢)
天池能源紧扣“十个加强、十个增效”工作要求,以“六精六提”为切入点,聚焦“夯实基础、提升进位”目标,着力构建起以市场化为依托、精益化管理为核心的“423611”管理模式,以精细化管控激发内生动力。
该公司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梳理优化市场化结算体系,制定任务计划,压实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保障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搞活内部工资分配,促进公司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双向发力”提效策略,全方位加强可控费用管控,严格控制非生产投入,强化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重点材料严格划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精益化水平,确保融合管理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和持续改进。同时,实施工程“项目化”管理,实行内部工程承揽,本着“能自己干、绝不外委”原则,竭尽所能、挖潜增效,为公司安全高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马梓淼)
石拉乌素煤矿以“六精六提”管理模式为总抓手,坚持把精益管理、成本管控贯穿于矿井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严格精打细算“强内功”。
该矿对材料物资计划、审批、发放、使用、库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管理,对材料费及各类材料物资库存情况进行“日监督、周通报、月考核、季评选”跟踪督办,全面压实材料管控责任,提高了材料费及材料物资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该矿始终坚持煤炭质量管理,严格落实控水、控矸、控制铁器杂物,围绕多入洗、增精煤,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同步加强选煤厂设备检修维护和洗、选、配、运各环节管控,保障煤质稳定,增强市场竞争力。该矿坚持薪酬分配与煤炭产量、掘进进尺、完全成本等指标全面挂钩,确保收入与效益同步增长,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形成激励到位、约束有力、争先创优的考核机制。(赵振兴)
转龙湾煤矿以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战略为引领,聚焦“精预算控源头、精物资降库存、精电力优能耗、精工程压外委、精车辆减冗余、精回收创效益”六大维度,构建全链条精益成本管控模式,驱动经营质效实现历史性突破。
精预算强基础:搭建“动因分析-课题改善-预算闭环”管理模型,刚性执行“无预算不支出”原则,预算执行率提升至98%,《降低成本超支率》课题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级成果;精物资提效:打造“七位一体”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利库、精准消耗等数字化管控手段,库存周转率提升95%以上;精电力挖潜能:实施西部胶带智能化改造,优化皮带长度与变频器频率调控,月均用电量从42万度锐减至28.2万度,年节电效益超500万元,《降低西部胶带用电量》课题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级成果;精工程创效益:推行工程施工市场化竞标,外委工程压减111.9万元;精车辆降消耗:创新“司机变股东”车辆包保模式,通过整合零散运输、优化运输线路、信息化智能调度实现车辆燃油消耗下降12%;精回收创增值:构建“全矿回收网+专业复用链”模式,修旧利废种类扩增至32类,材料复用价值突破747万元。通过一些列关键举措落地实施,为矿井降本增效提供有力保障。(甘绍彪)
救护大队认真贯彻落实“六精六提”工作部署,锚定“建设一流应急救援中心、打造一流应急救援队伍”的目标,抓牢安全战备,强化科技建队,梳理业务分工,找准业务不足,明确降本增效目标,竭力下降可控费用指标,确保全年工作干精、做实,稳中再进。
他们整理近五年可控费用账面数据,制定2025年降本增效目标,压降可控费用10%;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管心”,及时更新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级安全高效履责;加强差旅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日常管理费用的预算管控,制发《指标测算考核管理办法》,将预算及管控有效结合,从职责上落实工作任务,激活全员参与队伍建设的使命感,鼓动全员奋力开创救护大队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孔新华)
鲁南化工将“六精六提”作为经营创效的重要手段,立足工作实际,充分运用精益工具方法,聚焦生产优化、质量提升、成本管控、营销增效、运营管理和自主改善,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该公司通过系统诊断生产装置,优化运行模式,成功投运OMB粉煤气化炉,大幅提升合成氨、甲醇产能,并创下多项长周期运行纪录,技改项目快速落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装置运行稳定性。严控产品质量,低乙醛醋酸、精脱碘醋酸等高端产品成功打入市场,获评“全国化工行业质量领先企业”。强化降本增效措施,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变现,优化资金管理,优化煤炭采购渠道,提升直供比例,为企业稳健经营提供有力支撑。完善市场化考核机制,优化薪酬分配,加大生产运行管理奖惩力度,实施精准激励,激发管理效能。持续深化自主改善、全员创新,形成“大课题治本、小改善治标”管理模式,同步推进精益示范点建设,实施岗位整合和标准化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谢雯)
未来能源煤制油分公司根据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及小组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合理排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提出工作要求,督促工作落实,夯实“六精六提”融合管理。
该公司规范运用精益思维,科学使用精益工具,制定《浪费识别管理办法》,依托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信息系统,打造数字化、可视化管控平台,实现浪费识别“随手拍”,随时随地上报浪费现象和浪费行为,进行考核激励,建立“提报-审核-整改-激励”闭环管理流程,将浪费识别数量、整改质量与员工绩效考核、班组评优、精益改善奖励深度挂钩。(张璞)
国际焦化公司紧紧锚定“费用管控要素指标”与“现场管理提效指标”两大核心建设重点,以精准施策、精细管理为手段,全面推动控费降本、提质增效目标的高效达成,为企业整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公司实施预算动态调整,根据市场变化、业务调整等实际情况,及时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使预算始终贴近实际业务需求。对成本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和原因,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用好自有资金,降低资金冗余,切实改善经营性现金流。从“5S管理”“目视化管理”“六源治理”等几个维度持续推进现场管理提效。将生产进度、质量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等重要信息通过图表、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进行展示,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问题,便于及时调整和改进。(吕德明)
精细化工紧紧围绕“六精六提”工作部署,打出了降本增效“组合拳”,制定了《2025年降本增效、高质高效发展实施方案》《2025年可控费用管控实施方案》等文件机制。
该公司细化精益管理,压降可控费用增效益,秉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工作,通过原材物料采购、外委管控、优化工艺流程、浪费点管理等多方面落实“十个加强、十个增效”精益成本管控措施,进一步深化“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活动成效,将增产、提质、降本、提效切实落实到企业经营中去。(陈少丽)
化工装备公司以深化开展“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活动为基础,将“六精六提”作为经营创效的重要举措,严格精益成本管控,认真分析当前发展面临问题,围绕“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深化拓展“爱企三问”“企业度难关,我们怎么办”大讨论。
紧盯“51030”成本管控任务目标,该公司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认识,从安全生产、市场开发、成本管控等多方面出发,谈问题、找差距、理思路、寻方法,做到思想再警醒、责任再压实、作风再转变、措施再强化。成立降本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压实主体责任,制发公司《2025年降本增效实施意见》《2025年降本增效建议明细表》,逐条逐项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技术研发和成果运用,用科学严谨、诚信负责、优质高效的产品服务理念,擦亮打响兖矿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品牌。(张含笑)
煤化工程公司立足市场化精益化管理工作,将六精六提”作为公司降本增效总措施,按照“14215”工作思路,全方位构建工程公司管理管控体系。
该公司精益生产规范标准化管理,发布标准作业指导书,通过建设标准化项目部,在烧嘴、垫片车间实施生产现场管理看板、定置定位管理,堵塞运行中的损耗和浪费现象,优化生产、维修流程,提高公司维保检修主营业务质量。紧抓精益示范点与精益班组建设工作,以示范点带动公司整体精益化工作提质增效,深化规范化推进项目部、班组作业管理效能与清洁文明再上新台阶。持续抓实抓精市场化手段,推进考核工作抓细抓实,合理应用考核及奖惩手段,激发管理工作新效能。(梁远超)
安泰检验以"六精六提"为精益管理核心引擎,将降本增效理念深度融入检验业务全流程与各环节,构建精细化管控体系。
该公司检验能力上持续拓展老旧设备失效评估、常压储罐检验等重要领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持续推动三体系认证,提升检验可靠性;数智赋能检验项目管理,着力加快“特种设备智能检验管理系统”优化升级,金质端口与省特种设备监管平台自动对接,实现线上检验过程全记录和检验报告全流转,项目管理提质增效;拓宽招标领域降成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等项目费用平均下降8%;聚力攻坚逾期款项清收和存量资产盘活,灵活施策,提升清欠效能。安泰检验公司将“创新、增效、降本”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让成本意识成为行动自觉,让过“紧日子”成为发展理念上的新常态。(李帅)
煤化供销紧紧围绕“六精六提”工作部署,全面应对公司主要产品市场深度下行压力。
该公司上下牢固树立“攻坚克难、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危机意识,将挖潜创效、成本管控作为应对市场、提振效益的核心手段,坚持开源与节流、挖潜与增效并重,持续开展全员、全流程、全方位的精益成本管理,构建公司分层管控的上下联动机制,形成进一步深化挖潜、进一步压降成本、进一步稳健效益的管控格局,以控本降耗、挖潜创效的内在举措,全力推动经营增效,确保年度经营目标顺利完成。根据公司“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要求,该公司提出了“2710”管控思路,即通过优化营销模式、强化采购管理、精益资金管理等措施力争实现降本增效2.7亿元以上;即以精益管控措施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公司可控费用压降 10%以上。公司掀起了“降本增效”的工作热潮。(张艳青)
矿业工程(安撤中心)积极践行“精打细算”理念,紧密围绕“六精六提”工作部署,努力构建安全高效、成本可控的管控体系,推动公司降本增效见行见效。
该公司开展相关培训,系统讲解“六精六提”及降本增效的基本概念、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实施方法,讲解日常工作中发现并解决成本浪费问题。以日常维修为重要途径,培养职工诊断、维修基础设备的实操能力,进一步压缩维修成本。建立精细化材料管控制度,严格管控材料领用、回收和复用环节。积极开展“小改小革”“金点子”征集活动,对现有施工工艺和设备进行合理化改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持续推广应用风动葫芦无线控制装置,制作推广成品在安撤队投入应用,大幅提升液压支架组装拆解效率。(石玉虎)
物供中心立足“供应服务保障”首要职责,聚焦安全保供、降本挖潜、精准储备、内控合规、精益管理、作风转变六项重点任务目标,实施“时间倒排、过程问效、跟踪解决、结果通报”闭环管理机制。
该单位强化全周期精细管控、全过程动态服务、全方位风险预警、全要素效益提升“四维精益管理”。优化升级“四精三维”绩效考核体系,发挥指标导向性和考核精准性。深化物供管理一体化、材料定额管控、废旧处置管理,夯实物供主责根基。锚定供应核心主业,抓实供应精细管理、现场储备保障、现场服务质效、供应资源管理。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仓储管理力度、效益挖掘力度,严控成本深挖潜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地执行,实现经济效益、业务效率、运行质量同步飞跃。(张海霞)
华聚能源坚持以“六精六提”管理模式为抓手,结合电力产业特点及实际管理情况,不断探索、敢于创新,深化推行市场化精益化管理,全员求“精”、聚力创“益”,强化管理提质、管理提效,形成了具有华聚能源特色的管理创效发展模式。
该公司积极构建全新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实行“一厂一策、两挂钩、一结合”,机关绩效与专业履职情况挂钩、基层绩效与指标完成情况挂钩,通用指标与个性指标考核相结合,形成更为明晰的责任矩阵,让考核杠杆更加贴近实际。基于电力生产实际,综合考量主要考核指标,由发电量考核向售电量考核转变,以销定产,深挖增效潜能。突出考核结果刚性运用,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让“我敢干,我会干”的人放开手脚、大胆“挂帅”,积极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工资是挣来的”理念,一层一层传递压力,一级一级激发动力,一环一环深挖潜力,为公司高质高效发展打下牢固基础。(王亚龙)
华聚能源电力工程中心积极投身市场化与精益化管理,全力推动 “两化融合”,以“精益化大项目”为关键突破口,真抓实干,深挖潜力,提升效益。
他们精准聚焦“管理、运维、对标”三条关键赛道,持续发力。在管理层面,不断完善机制,激发承运业务新活力;突出抓好对外运维环节管控,持续优化流程,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上下功夫,推动工作创新增效;对标工作中,持续提升标准,严格把控流程,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精准识别,堵住业务中的各类 “出血点”,避免资源浪费、效益流失。探索新路径,成功激活 “效益泉”,挖掘出众多潜在效益增长点,稳步推进中心提质升级,提升管理效能,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赵培培)
教培中心大力推进“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建设,以“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活力”为导向,将成本管控融入教育培训全链条,探索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降本增效实践路径。
他们构建“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的成本管控体系,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至班组、岗位,形成“计划—执行—分析—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动态监测物资消耗,建立实时预警反馈信息,实现材料使用全程透明可控。对日常办公办学开支控本降费,深推节约型办班模式,严格培训劳务费审核,以共同比(议)价为渠道,压降培训中介合作费,削减非必要培训支出,营造“人人算细账、岗岗创效益”的浓厚氛围。(周立平)
山东煤科院以"三化"驱动“六精六提”提档升级,紧扣市场化、精益化、融合化发展主线,构建全员参与、全链协同的降本增效体系。
他们以思想破冰凝聚行动共识,深化"爱企三问"大讨论与"五转五增五提升"专项行动,组织全员围绕"企业增效我的责任"开展思想碰撞,从思想上凝聚起降本增效共识,筑牢精打细算观念。精益管控深挖成本空间,构建成本管控网格,日常办公推行无纸化,差旅费实施预算审批制度,培训采用"线上+基地"混合模式,采购环节实施招标、比价采购、竞争性谈判等最大程度降低采购成本。科技赋能提升发展质效,注重发展优势项目,优先布局AI等数字化领域,减少高耗低效项目,腾挪资源聚焦智能服务、技术服务等优质项目,提升发展质量。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向价值创造纵深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刘海燕)
【策划】兖矿能源新闻中心
【制作】兖矿能源网
【协助单位】杨村煤矿
【协助人员】张方皓 马亚军
【收集整理】侯龙
【图文统筹】王艳芹 罗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