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济二煤矿开展的新工人学徒期考核中,来自运搬工区的优秀新工人马天宇及其优秀指导教师陈艾峰、王守峰,连续两期受到矿奖励。
按照兖矿能源“变招工为招生”的工作方案,2024年5月份,马天宇作为一名定向委培生分配至济二煤矿,为了让马天宇一样的新工人尽快熟悉矿井安全生产、适应新工作,该矿为每名新工人及定向委培生安排了两名现场经验丰富的师父,实行“2对1”导师带徒
新人骑马行,师父送一程。师父不仅仅对徒弟学徒期间的安全负责,与他们同上同下,在同一地点工作,徒弟作业期间不得离开师父的视线,严格按照师父的指导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遵章作业、规范操作,不得随意触摸重要设备、开关等,还要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应急知识,熟悉应急处置预案及应急电话等。
为了更好地助力成长,该矿还制定了《新工人学徒期考核管理办法》,坚持“跟踪管理、动态考核”的原则,每月考核一次,对评定为优秀的新工人,分别给予本人及指导老师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自2021年至今,共对225名新工人及其指导老师进行了考核,对评选出的优秀人员进行了奖励。
“慢慢来,不要心急,要一点一点去适应环境。但是,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保持下去。”
掘进一区优秀指导教师颜茂松,发现新工人孙禄钧对井下作业不太适应,时不时在他耳边提点着。
这些话常常让孙禄钧感到安心,加上对掘进工作环境的熟悉,孙禄钧慢慢静下心来,成长很快,连续两期被评为济二煤矿“优秀新工人”。
师父如师亦如父。运转工区的周保光回忆起第一次和师父时波下井,到了十采区现场,气温湿热,周保光又累又渴,汗水不停地往外冒,水壶里面的水却早已喝干,周保光后悔没有听师父的话,多带点水。这时候,一把超大的水壶递了过来,周保光烦躁的心田瞬间得到滋润,也越发佩服师父的工作生活经验丰富。从那以后,周保光学会了未雨绸缪,无论到哪个工作面工作,都要事先考虑周围的工作环境和天气情况,提前做好各项安全预案。
通防工区的田志伟,每天都在井下测风现场和宿舍“两点一线”,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生活有点乏味,他的师父孙士强很快发现了这一情况,对他说:“下了班要多出去走走,平时多参加一些矿上组织的活动,学会劳逸结合,人生不应该只有工作,还应该有生活。”
在师父的鼓励下,田志伟积极参加矿上组织的文体活动,周末休息时,去济宁市太白湖湿地骑行,整个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一位好师父,不仅会教徒弟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注意安全生产,提高工作能力,也会在生活中爱护呵护他,教他如何更好地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