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聚焦管理、技术、技能、班组长队伍梯次建设,大力实施“群星闪耀”工程,建立以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目标,培养出一批以大国工匠高兴亮、郭金陵、王小波为代表的矿井紧缺人才,创建了10个国家级、省部级、公司级创新工作室和8个矿级工作室,实现了采煤掘进、提升运输、地测通防、洗选发运等矿井各专业领域全覆盖,为矿井新质生产力建设夯实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比赛实练,技能提升“打磨石”。建成集工匠宣传街、创新工作室、技能实训园“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孵化基地,提档升级职工实训设备设施。实施“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竞赛网络,聚焦管理、技术和技能人员的工作性质特点,突出矿井重点项目、深化区队自选项目、拓展班组现场项目,按照重点工种计划比、日常培训经常比、管理技术技能分层比,广泛开展全员练兵比武活动,以赛场选拔推动具有技能潜质的职工走进重点培养行列。工作推进以来,共开展157个工种874场次比武活动,参与人员达15464人次。评选比武明星、进步之星、巾帼之星、希望之星等共计1441人次,选树“兴隆工匠”24名,10人次分别荣获山能工匠、兖矿工匠、兖煤工匠。
厂校培养,技能提升“孵化园”。注重学以致用,依托大国工匠工作室和职工技能实训基地,举办实习、实训、实验活动,分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训练46期2320余人次,邀请专家到实训基地现场授课13期。针对新装备、新工艺、新领域及条件受限的专业工种,精选专业人才到厂家、院校进行学习培训,提升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成为安全生产领域的骨干人员,为推动矿井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导师带徒,技能提升“助推器”。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集智创新和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坚持以比代练、以练促学,常态化开展技能比武。大国工匠郭金陵的徒弟张厚旺被评为“齐鲁首席技师”;大国工匠王小波的徒弟刘桂峰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成立创新引导员、项目评价员、创客人才库“两员一库”,秉持既要“送上马”,更要“扶一程”,以“拜师学习”“金牌师徒”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现场实例讲解、传授操作技能。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优选学习能力强的青年职工进行“靶向”精准培养。组织专兼职教师、管理、技术、工匠成立“一匠三师·金牌讲师团”,给他们“开小灶”“上小课”,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