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鲍店煤矿杜灿:执着点亮“工匠梦”

作者: 焦超  徐坤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6日

在今年举行的鲍店煤矿矿井维修电工(PLC控制)操作技能比赛中,机运工区职工杜灿,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参加工作以来,杜灿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

从“技术小白”到业务骨干

2002年,杜灿从当时的皮带工区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一名井下维修电工。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为了全面掌握井下胶带机电气设备的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杜灿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跑遍并详细记录了井下胶带系统所有的电缆走向。

面对电气设备的各种故障,杜灿经常感到手足无措。师傅每一次解决技术难题,杜灿都会跟在身边仔细学习。“那段日子,使我看到了自己与技术大拿的差距,也坚定了我努力学技术的信心。”工区领导也注意到这个勤奋好学的“小青年”,对他给予重点培养,为他提供了许多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灿不仅成为同事们眼中的问题解决专家,更是在技术革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014年,随着2309皮带驱动部升级改造为永磁变频控制,杜灿看到了技术革新的大门向自己敞开。面对复杂的编程指令,他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并购买了大量的参考学习资料。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在PLC编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成功解决了南翼二号胶带两台变频电机转矩上传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展示了他在技术领域的深厚造诣。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从小生活在矿山,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我希望能为矿山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杜灿说道。

2019年,随着矿井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入,智能化井下主煤流运输系统也应运而生。建设初期,杜灿作为此项目的施工负责人,在没有前车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他带领同事用双脚反复丈量施工现场,有时一天要下两三次井,设计的思路、设备的参数、安装的要点,光纤线缆的走向等记了满满3个笔记本,最终完成点、线、面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攻破多项技术难题。在安装调试期间,他们利用班后时间,整理完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措施,为电气设备安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杜灿的父亲曾告诉他的一句话,它一直激励着杜灿和他的团队。杜灿相信,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团结一致向前看,不仅是团队良好运作的基础,更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

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杜灿和他的团队在矿井深处不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技术篇章。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个默默付出的日日夜夜。每一个成功的项目,都代表着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杜灿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更多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当好技术传承人

杜灿深知,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多次受到工区领导和工友们的帮助。尤其是在参加各类技术比武活动中,他获得了多个荣誉。“我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多荣誉,首先是企业的培养。”杜灿也暗下决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给更多青年职工。

近年来,随着工区新职工的不断加入,杜灿在工区的支持下,组织开设了“智能化PLC兴趣专班”和“维修电工技能提升班”,累计开课超过240节,帮助新职工从不敢上手的新手成长为能够独立顶岗的熟手。

作为智能化井下主煤流运输系统的施工负责人,杜灿带领团队完成了点、线、面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攻破了多项技术难题。他的团队秉持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披荆斩棘,完成多个首创项目。使得地面智能集控、胶带运行、设备运转、设备点检、隐患排查、数据分析可视化等多项功能得以完美实现。

杜灿说:“在矿井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矿井发展的需要。”未来路上,杜灿将怀揣自己的“工匠”梦,凭借执着与专注、坚守与创新,不断学习、积累、再传授,脚踏实地,继续阔步在“工匠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