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杨村煤矿:“手动”变“气动” 钻孔更轻松

作者: 林枫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21日

“孙主任,你设计的工件气动夹紧装置,可真是我们的福音啊,操作时再也不用弯腰驼背了,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杨村煤矿生产服务中心职工胡月强高兴地夸赞道。

据悉,在非标件加工时,钻孔是重要的、常见的工序之一。职工在操作时,先用平口钳夹持固定非标件,再人工摇动摇臂进行固定之后,才能操作钻床完成钻孔作业。通常情况下,摇把的螺杆旋转一周,活动钳口可以移动5mm,如果更换同等尺寸的工件时,钳口至少要打开20mm,摇把需要摇动4圈。但在更换不同尺寸的工件时,旋转周数就会增加更多,且在工件夹持固定后,还需靠人力辅助增加力矩。为达到力度,操作人员必须俯下身子,侧身用力,长期以来,对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患上腰肌劳损。加之,平口钳使用过程中,螺杆、螺母、滑道的磨损也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针对平口钳费时、费力等缺点,该矿生产服务中心结合实际,潜心钻研设计了钻床气动夹紧装置。    

此装置利用矿压风机房0.1MPa的压风作为气源,300mm×120mm气缸作为执行元件,气缸推力参数为1000kg,最大行程为300mm,选用pu材质气管作为连接管路,气管最大承载压力为10-12kg。操纵手柄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配有水气分离装置、压力表等。操作时,只需将这套装置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此装置上,另一端与矿压风气管连接,利用操纵阀操纵气缸来实现工件夹紧与松开,通过气缸上的节流阀控制钳口移动速度。操作时,操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独立完成钻孔作业,完全告别了“弯腰驼背”的作业方式,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使钻孔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我们还加装了水器分离装置及压力表,做到了用气安全,气源均来至矿压风机房,大大节约了制造和运行成本。”生产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建东说。

该装置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夹持力大,原来一次钻1个工件,现在一次钻4个工件,工作效率大幅度增加,节约了人工成本,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近年来,杨村煤矿深入践行“小改小革”理念,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善用技改“金钥匙”,把职工“小智慧”凝聚成企业发展的“大能量”。该矿通过一系列小改小革创新举措,增效提质,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为推动矿井在高质量发展提供第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