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在人才建设上频频发力,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持续深化“工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矿井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技学相济,素养焕新。该矿博采众长,采用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多元培训方式。邀请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骨干担任讲师,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用技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培训平台,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极组织职工参与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前沿的技术知识,让职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与同行业的优秀人才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拓宽职工的视野,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在与他人的交流碰撞中,激发创新思维,提升职工们的专业素养,确保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转化为实践能力,为矿井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竞赛搭台,智慧赋能。该矿定期举办“创新创效技能竞赛”、“全员竞赛·群星闪耀”技能大比武等活动,鼓励各部门、岗位职工踊跃参赛,并对在比赛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职工和团队给予丰厚的奖励,进一步激发职工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摒弃论资排辈的传统模式,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多种方式为职工提供公平竞争机会。持续升级实训基地,精心打造“四位一体”示范功能区,坚持创新与提素“双轨并行”,创效与提质“双轮驱动”。构建“1341”全员创新体系,开展“全员微创新”“三新十小”活动,职工参与率高达99%。职工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有效锻炼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产出了大量实用且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同时,突出课题研究和导师带徒,发挥创新工作室雁阵集群效应,建成“美好兴隆·众创空间”,推动各工作室“联盟”协作,打造创新成果展示、技艺传承和人才成长的平台。
老匠引航,新秀逐光。该矿组建“一匠三师”金牌讲师团,建立特色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自选式拜师收徒”和“3+3”青年陪练模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工匠”师傅们凭借着持之以恒的坚守与深入细致的钻研,把积累的丰富且宝贵的工作经验依据职工在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需求,为职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内容贴合实际的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师傅们倾囊相授,耐心解答职工们的疑问,不仅传授实用的操作技巧,还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感悟,帮助职工快速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和创新意识,将工匠精神代代相传,为矿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