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能源集团2024年度劳动模范评选结果揭晓,济三煤矿孙鹏、汪洪海凭借在技术革新、安全生产和团队建设中的突出贡献获此殊荣。他们扎根煤海数十载,以匠心守护矿山安全,用创新驱动高效生产,成为煤矿工人的杰出代表。
孙鹏:点亮煤海的“光明守护者”
“每一条线路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这是济三煤矿机电管理部孙鹏常挂在嘴边的话。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用20年的坚守与创新,为矿井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技术攻坚,点亮安全之光。面对110kV变电所GIS组合电器更换的艰巨任务,孙鹏创新提出“室外临时线变开关+室内整体更换”方案,带领团队连续奋战45天,最终实现设备一次性验收通过,为矿井节约工期20%。
创新创效,引领供电升级。他主导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将36台高防开关升级为5台组合式真空配电装置,设备故障率下降60%,远程监测覆盖率提升至100%。这一创新不仅优化了井下空间布局,更大大降低了电气设备失爆风险,为矿井的安全生产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团队聚力,打造高效集体。“一个人能走快,一群人才走远。”孙鹏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累计培养技术骨干30余人,他带领的团队在近三年完成重大抢修任务17次,实现供电系统“零事故”。
汪洪海:掘进巷道的“开拓先锋”
“安全是底线,创新是动力。”扎根综掘一线24年的汪洪海,用智慧与汗水在千米巷道中贡献力量,让安全和创新与巷道一同延伸。
巧思破题,效率跃升。钢筋梯作为矿井重要支护材料,面对易崩断的难题,他提出用废旧胶带制作胶带梯的巧思,既提升安全性,又节约材料成本;他主导的20余项技术革新中,“综掘转换工序平行作业法”将单循环工序优化为平行作业,每班次节省2小时,生产效率提升15%;研发的“排水点无人值守卧泵控制技术”更是获矿科技进步奖,实现减员增效双突破。
安全为先,筑牢防线。“安全无小事,隐患不过夜。”这是汪洪海的口头禅。他坚持与职工同步上下井,从巷道支护的稳固性到设备运行的异常声响,任何细节都难逃他的观察。正是这份对安全的执着追求,使得他所在的区队连续多年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他也因此获得了区队领导和安全生产科室领导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认可。
凝心聚力,锻造铁军。他注重民主化与人性化管理,善于发现职工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实行多劳多得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热情;虚心听取职工意见建议,与职工保持深厚感情,热心帮助困难职工。在他带领下,区队职工团结一心,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青涩工人到矿井标杆,孙鹏与汪洪海用实干诠释了劳模精神,他们的故事,是济三煤矿四千名余名奋斗者的缩影,更是“向新、向实、向未来”的生动注脚。他们身上闪耀的不仅是荣誉,更是矿山人永不停歇的奋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