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二煤矿生产准备工区,以开展“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为契机,秉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深度挖潜提升效益,节支降耗严控成本的理念,紧握节支降耗“三大法宝”,深度传承“勤俭持家”优良传统,最大限度减少非必要费用支出。
“这块三角铁可太有用啦,做成托架,能解决40T维修时职工弯腰累的大问题......”职工朱建民每日穿梭在废料库,将升井废料分类整理、详细登记,一心为闲置物资的“二次就业”搭桥铺路。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朱建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别人瞧不上的废料,经他手就能“妙手回春”。车间各班组急需加工件时,只要招呼一声,他总能从废料堆里精准 “淘宝”,加工出所需物件。废料再利用这事儿,已然成为车间节约路上的“网红打卡点”。
自打废料再利用工作步入正轨,车间全员都养成了“领料前先逛废料堆,加工前再去淘一淘”的好习惯。现在,每天还有专人化身“淘宝达人”值班员,持续吹响节支降耗的“集结号”。从设备改造和加工成果来看,废料利用率达到了15%。古语云“成由勤俭败由奢”,他们从小细节切入,点燃区队节约的“小宇宙”,让节支降耗真正“C位出道”。一季度,车间回收复用物资超40余件,自制新件10 余件,累计省下材料及配件费超10余万元。
大型采掘设备维修,一直是车间的“王牌业务”。面对设备更新换代的浪潮,维修技术也得不断“升级打怪”。2025 年一季度,车间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这个“秘密武器”,组织职工开启内部学习活动。理论实操双管齐下,创新改造同步推进,技术工人们在维修和改造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努力终有回报,维修机组装设备的质量一路“狂飙”。这一成果不仅让车间维修能力大幅提升,还成功点燃职工们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热情。车间始终坚守“能修就不换,能自己干就不外包”的铁律。从掘进机、采煤机到单元支架,大到主体结构,小到特殊螺丝,只要还有维修的可能,坚决不换新配件。这波操作,既省下真金白银,又将“勤俭持家” 的好传统稳稳延续。
岗位创新“脑洞局”,技术革新赚大钱
“不好啦,掘进机罢工,目前无法启动……” 凌晨,值班室电话突然响起。原来是掘进机开机时电控系统“闹脾气”,直接给掘进生产按下“暂停键”。
值班员立即安排徐建新下井进行电控排查。从掘进机操作箱、电磁阀到分线盒再到电控箱之间控制电缆,排查工作耗时费力。针对此种情况,徐建新创新团队经过研究,把分线盒多芯电缆引入掘进机电控箱接线腔,按顺序做好标记。掘进机控制系统再出故障,打开分线盒就能精准“治疗”,故障排查时间从1小时降为20 分钟左右,设备即可开机。项目改进后,减少了设备事故,降低了故障排除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创造年生产价值47.8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该工区借助技术比武、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把设备修复和“岗位练兵”深度融合,助力“技术攻关、技能比武、师带徒管理”活动“火力全开”。老师傅们修复旧设备时,现场变身“宝藏导师”,手把手教青年职工技术、传工作经验。“修旧利废这事儿,既能修好设备降成本,又能学到知识,简直是‘双赢’,太香了!”宋沛奕感慨。2025年一季度,车间成功完成3项小改小革项目,不仅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还间接创效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