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杨村煤矿坚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先进、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职工学先进、树典型、做标杆,激发劳动热情与创造潜能,让学习劳模、对标先进、争做工匠在矿区蔚然成风,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坚”力量。
矩阵赋能 丰富榜样文化
该矿创新构建多维立体宣传阵地,以“线上+线下”双轮模式打造榜样文化传播体系。依托“幸福杨村”公众号,全年开设“榜样力量”专栏,通过深度采编,运用图文报道、微视频等形式,展现劳模工匠的成长轨迹与精神内核。线下实施“视觉点亮工程”,为劳动模范、技能大师等荣誉获得者量身定制形象海报,在工广区、文化长廊、候罐大厅等人流量密集区域打造“星光”展区,为其制作微视频,通过电子屏循环播放,使先进典型占据矿区“C”位视觉焦点。大张旗鼓开展表彰活动,将每年的5月20日定为班组长节,每年度评选一次“三十佳”班组长,举行“红毯秀场”活动,增强荣誉感、获得感,让劳模先进成为矿区最“亮”的星,同时,开展“五型班组”“六好区队”“文明宿舍”等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评先树优活动,构建“全时可见、全域可感、全员参与”的榜样文化生态。
浸入宣讲 感知榜样力量
创新采用“浸入式宣讲”模式,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先模宣讲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深入基层一线、走进车间班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朴实语言,向广大职工讲述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开展“身边的榜样——劳模成长故事分享会”、榜样交流座谈会、劳模工匠访谈等活动,把“说榜样”变成“榜样说”,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心得、畅谈感悟,让职工了解他们成长的一点一滴,“零距离”让榜样力量可触可感。利用各种活动载体表彰奖励在“师带徒”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徒搭档”,慰问技术技能人才和各岗位“导师”,让技术大拿既有“面子”更得“里子”,激发持续为矿井发展发光发热的后劲。
人才筑基 加速榜样蜕变
该矿始终践行“人才兴企”战略,立足矿井发展需求,多形式、多渠道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技术交流座谈、技术创新、技术练兵等活动,纵向打通学习进修路径,横向搭建成长平台,培养更多更优的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职工技能和创新创效水平,邀请兄弟单位山东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有突出贡献技师、首席技师,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获得者到基层一线宣讲,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为职工遇到的技术难题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让职工感受工匠精神的脉动。注重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金蓝领”课堂为依托,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让技能人才施展才华,让能工巧匠蜕变“大国工匠”,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激活全局”的效应。
“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尊重人才、技能宝贵的浓厚氛围,实现精神传承与价值创造的同频共振,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党委书记、矿长郭赵虎在该矿召开的劳模工匠精神宣讲会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