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隆庄煤矿洗选发运中心轰鸣的厂房里,党员陈永军以焊枪为笔,用技术作墨,在钢铁构件上书写着“选煤人”节支降耗的答卷,作为扎根一线的"设备医生",他带领班组通过"修、改、创"三部曲,为洗选发运节支降耗注入强劲动能。
废旧件上想办法 节支降耗上"绣新花"
面对废旧物资,陈永军化身"钢铁裁缝",用精湛焊接技术赋予废件新生。他将报废防爆灯拆解重组,让灯具重焕光明,将磨损的筛板、衬板巧妙打上"补丁",延长了衬板的使用寿命。通过建立"党员修旧利废"区,带领检修班人员修复闸门、计量泵等设备多台次,使废旧物资实现“二次上岗”。更参与自制配件工作,利用焊接技术对废旧钢板、螺丝等材料进行再加工,大大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
制度催化全员 从"废品堆"捡"宝贝"
为了激发全员节支降耗积极性,该中心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作为党员的陈永军,积极践行这些制度,在“回收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他以身作则,不仅自己严格执行回收制度,还主动向身边的同事宣传修旧利废的好处,鼓励大家一起参与物资回收和再利用。在他的带动下,车间里形成了“人人参与回收,个个珍惜资源”的良好氛围。职工们纷纷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废旧的托辊、钢板等小件物资收集起来,经过修复后再次投入使用,实现材料的 “二次上岗”。
红色引擎驱动 “责任田”里结“效益果”
在洗选生产过程中,设备维护难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陈永军主动担当,组建攻坚小队,成为解决痛点的 “攻坚者”。当浅槽设备出现故障时,他总是迎难而上,通过焊接修复等一系列手段,使设备重新恢复正常运行,减少外委维修的依赖。在"一区两岗"创建中,陈永军带领的“浅槽责任区”成为示范标杆,负责重点设备维护。他深感责任重大,每天都会对区域内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一旦发现存在问题或安全隐患,总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绝不拖延。他的认真负责和敬业精神,不仅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也节约了大量的维修成本,他制定的"三级保养法"大大延长关键设备寿命周期。
在焊花飞溅中,陈永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降耗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用创新做“乘法”的再造。下一步,他们将在节支降耗方面再下力气,通过修复设备、自制配件、优化工艺流程、节水节电等措施,不断降低吨煤单耗,形成“党员先行、全员参与”的节约机制,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