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荣信化工:一个班组的“五转”实践图谱

吴雨柔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7日

春日的荣信化工厂区里,化工装置机器轰鸣,运输管道如工业血脉纵横交错。在这片“钢铁森林”中,荣信化工乙二醇车间甲班正以“五转五增五提升”理念为引擎,在思想破冰、成本攻坚、标准升级的道路上书写着他们的实践答卷。

转思想 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觉醒

“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每个人的责任!”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是化工人安全警示语。可是如何将它转化为实践呢?班组成员是这样行动的……

“老将”的新角色

过去,安全管理被默认为“班组长和安监员的任务”,普通员工即使发现隐患也常选择“沉默”。直到一次“角色体验”,彻底颠覆了这种思维定式。

班组创新推出“安全值日员”制度,要求每名员工轮流担任临时安全员,负责当日巡检排查和隐患上报。起初,师傅王佳娟心里直打鼓:“咱就是个普通操作工,安全员这种专业活儿能行吗?”然而,轮值首日她便在巡检中发现酯化塔甲醇轻微泄漏点——若不立即处理,导致泄漏量大,可能会引起人员中毒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王佳娟及时将异常情况上报至班长,班长随即向车间管理层呈报。经车间管理人员组织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后,班组成员以快速、精准的行动解决了漏点问题。班前会上,班长特意为她颁发“安全卫士”勋章,并给予工时奖励。“原来我的眼睛也能‘挖金子’!”王佳娟感叹道。

活动推行以来,班组累计上报大小隐患246条,整改率达100%。更深远的变化在于,员工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管理者”。“现在走进装置区,人人都像装了‘雷达’。”班长张新说,“思想一转,安全不再是负担,而是每个人的‘护身符’。”

挖内潜 降本增效“刮出”的真金白银

班组降本增效的战场从生产装置区延伸至办公桌,一张纸的“命运”成为这场战役的缩影……

废纸的“逆袭”

由于打印失误或班组建设资料的过期文件导致单面废纸堆积如山,而生产所需的临时记录却消耗大量新纸。矛盾如何化解?班组采取“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把回收的单面纸按A5尺寸裁剪、装订,首批38本“降本笔记本”次日就发放到岗位;另一方面推行“无纸化办公”,非必要文件一律电子流转。仅一个月,废纸库存清零,办公用纸量骤降40%。

“别小看一张纸,聚沙也能成塔。”班组“会计员”刘志华通过精细核算发现,单是废纸回收再利用这一项,便为班组节省了可观的成本。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斤斤计较”的精神渗透到生产各环节——蒸汽阀门开度的精准调控、排液量误差的严格控制……从一张纸的“重生”到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这场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行动不仅“刮出”了真金白银,更凝聚起了“点滴皆效益”的集体共识。

提标准 提升现场6s管理的“长效精益”

6S管理提升的触角正在植入班组成员的每一次抬手落脚间。此刻,连沾染油污的棉布都成了丈量精益的标尺……  

机泵卫生的“三步禅”

凌晨四点,泵体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班长站在P13321离心泵旁,手指抹过泵壳上的浮灰,眉头皱成了疙瘩:“这擦法不行!”他拎起沾满黑油的擦机布摇头,“擦三遍还藏灰,得定个新章程。” 

班前会上,班长宣布了制定好的新规矩。擦泵“三步禅”简单却较真:擦泵必须“三步走”。第一步用干棉布擦去浮灰,第二步用蘸清洁剂的湿布清除油污,最后用干布抛光。工具柜里多了三个塑料筐,分别贴着“一擦灰”“二清油”“三抛光”的标签。新规首周,师傅们叫苦不迭——擦泵时间翻倍,腰酸背疼。

直到月底清洁文明检查,车间主任戴着手套摸遍所有机泵,愣是没蹭上半点污渍。“机泵卫生真行啊!这泵擦得能照见人影。”主任的玩笑话,却让那些多耗费的5分钟,突然镀上了金灿灿的成就感。

变化悄无声息。擦泵时顺手检查机封“健康情况”的习惯,让本月机封内漏情况少了八成;设备台账上,机泵故障从每月三四次降到一两次。“小改变撬动大安全,隐患未萌已灭。”班长说。

春日的厂区里,乙二醇甲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五转五增五提升”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扎了根。思想一转,人人成了安全的“火眼金睛”;降本一增,废纸堆里也能抠出真效益;标准一提,连机泵的边边角角都藏着精益的密码。这些看似细小的改变,拼出了一幅班组“五转”实践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