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完头发再做健康理疗,这样的服务比回家还舒坦!”4月15日,在山东能源鲍店煤矿“康美驿站”内,刚体验完智能健康焕能舱的运搬工区职工刘海洋连声称赞。作为“10+N”民生实事的标志性工程,这个集智能诊疗、理发服务、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矿工驿站,正是该矿工会锚定“六型工会”建设目标、深化“我为职工办实事”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矿工会以“学习型、赋能型、幸福型、和谐型、平安型、模范型”六型工会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会工作与矿井发展同频共振,用实招硬招托起职工“稳稳的幸福”。
AI赋能思政课 数字人领学新风尚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回溯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在该矿一季度车间工会例会上,AI数字人“小惠”的生动宣讲赢得满堂喝彩。职工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惠工讲堂”很新鲜,“大思政课”学习内容丰富不枯燥。
该矿工会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教育模式:线下组织“和美宣讲团”开展安全理念宣贯、劳模精神宣讲;线上开发“智慧工会”平台,定制推送学习内容3000余人次。今年以来,职工参与“爱企三问”大讨论活动积极性显著提升,围绕争创全面一流矿井建设、“五增五转五提升”活动,持续开展“劳模工匠之答”“青年之答”“巾帼之答”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主动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答好作风之问、能力之问、争先之问,为完成全年各项奋斗目标汇聚强大思想合力。
产改赋能强基 百万奖励育工匠
2024年,该矿1364人参加55项技术技能比武,共计奖励113.24万元……技能激励机制点燃“争当鲍店工匠”热潮。
该矿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党建带工建,探索确立“党建引领·产改赋能”双螺旋驱动模式,激发产业工人主体创造意识。他们通过三级目标体系、一区两岗三队创建,形成党建强势引领。该矿工会打造双创基地、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创效平台,持续开展岗位规范培训、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攻关、安全规程作业讲评大赛,激活创新创效“一池春水”,激发争创全面一流内生动力。“双创”基地累计孵化创新项目2600余个,有13项科技成果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14项成果达到了行业国际先进水平,25项专利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双创”基地获评“山东省技师工作站”“齐鲁首席技师特色工作站”。2024年,该矿高级工及以上各类人才有1033人,通过技能认定,47%岗位工人取得职业资格,实现“产改”赋能效应。
“家文化”聚幸福 “10+N”工程暖心田
“孩子参加对外开发,以前在家很孤单,现在志愿者常来家中,比儿女还贴心。”“代理儿女”走进独居老人家中,嘘寒问暖、亲情陪伴……“10+N”民生实事、“码上办”平台,康美驿站、惠工驿站,1000余名暖心志愿者、4.7万小时服务时长……每一项服务都让幸福触手可及。
该矿工会优化完善帮扶救助体系,形成“两节送温暖、三八助巾帼、五一关爱劳模、九月金秋助学、日常互助互济”的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实施“六清”精准帮扶,兜住民生底线。同时,坚持10年开展“暖心志愿服务”行动,做好暖心帮扶实事,汇聚向上向善暖流。打造“10+N”件民生实事工程,建成康美驿站、职工健身中心等民生服务平台。运行“码”上办数字服务体系,开创了从“指尖”到“心间”的民生服务新模式。定期举办“职工集体生日、新会员入会日、退休离岗日、青年集体婚礼”四类专属典礼,让“家文化”浸润职工心田,持续提升了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凝聚起“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强大合力。
“码上办”直通解民忧 “连心桥”调解筑和谐
“班车车次增加了,停靠站点也增多了!现在赶班太方便了!”家住邹城的职工谢国义感慨道。这是该矿面对面、点对点、心贴心回应群众诉求,当好群众“解忧人”的真实注脚。
该矿以工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促进矿井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着眼于微、立足于有、致力于无、关口前移”工作导向,聚力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热点难点问题,架起民意诉求“连心桥”,构建班组、区队、矿井三级调解网络,让大多数劳动争议苗头问题排查在初始、化解在基层。开启“码上办”数字“直通车”,建立“承接、建档、研办、督察、公示、回访”六项工作闭环管理模式,推动“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努力提升网上初信一次性化解率,形成处置规范、便捷高效的数字维权新机制。今年以来,通过“码上办”平台收到信访诉求77件,均得到答复或办理,职工满意度攀升至98%,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亲情护航守平安 严管”“厚爱”筑防线
“苗头早发现,隐患早排除!”“师傅,下井注意安全!”群监员“铁面无私”隐患大排查和协管员井口“温情嘱托”,是该矿群众安全组织“严管+厚爱”的日常写照。
今年以来,该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管控提升年”活动,以安全作风严细化、安全监管智能化、安全教育亲情化,“三化融合”,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夯实了群众安全生产防线。群监员、女工协管员、青安岗员持续提高执行力,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着力发挥亲情化、灵活性、大密度、高频次优势,针对职工思想上的不安全意识、作业中的不规范行为,深入职工工作、生活之中,“线上+线下”互动、“帮教+感化”互通,立足井口、区队、班组、家庭开展工作,“八小时”内外都要问,思想和行为都要管,构建起“立体式”群众安全防护安全网,筑牢了矿井“天字号”工程。
“云服务”提质效 数智工会创幸福圈
“以前为困难职工批救济要跑很多趟,现在一键申请,即刻批复,太方便了!”该矿机运工区工会主席任志超为“智慧工会”点赞。
矿工会打通OA协同系统与普惠服务链,建成“会站家”一体化平台,实现日常服务与OA协同系统融合、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让数字多跑路、人员少跑腿。创新实施群监员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对隐患问题进行大数据分析,做到全程跟踪,让安全隐患“无处遁逃”。设立5处惠工驿站,服务范围覆盖矿区人员密集场所,为职工群众打造了“间隔1公里、步行10分钟”的“10分钟幸福圈”。大力倡树“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理念,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AI数字人讲解政策、智能驿站呵护健康、云端平台精准服务,“六型工会”建设与矿井发展、职工幸福生活同频共振,温馨“职工之家”成为凝聚人心的强磁场,赋能发展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