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店煤矿以全员技术技能大比武为熔炉,将“全员练、多层次、实用性、常态化”的创新机制锻造成链,在传承与变革中破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观念命题。
实战检验:青春在技能比武赛场绽放
在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鲍店煤矿选手辛程、王冰分别摘得瓦斯检查工、单轨吊司机赛项一等奖桂冠。与此同时,该矿王代彬、杜灿、高桂伦在山东能源集团第二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中,分别斩获采煤机司机(智能化方向)、矿井维修电工(PLC控制)、中式烹调师赛项第四名。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岗位月练兵、矿井年比武”机制下千锤百炼的缩影——瓦斯检查工在模拟巷道中反复校准仪器精度,单轨吊司机通过三维仿真系统训练空间感知力,智能化采煤机操作员在数字孪生平台上优化作业流程。
四位一体:锻造新时代工匠成长链
该矿的创新实践以“全员性、多层次、实用性、常态化”为内核,构建起立体化技能培育体系。
全员性打破“精英化”桎梏。通过“矿井—专业—岗位”三级练兵体系,鲍店煤矿共设置了采煤专业、掘进专业、机电专业、辅助运输专业、通防专业、地测专业、防冲专业、调度信息专业、洗选发运专业、后勤专业等10个专业56个比武工种,其中,采煤专业、掘进专业、调度专业全部达到100%,把岗位技能比武活动作为全员素质提升的有效载体,将“少数比”变为“全员练”,实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全面覆盖。
多层次激活人才梯队。2024年鲍店煤矿开展了党组织书记比武、管理技术人员比武、安全技术措施讲评大赛、班前会讲评比武竞赛、技能比武五个类别的全员技术技能比武活动。区分管理技术和技能工人,按照专业类别、岗位工种、技能等级多层次开展技术技能比武。其中,鲍店煤矿对连续两届获得同一工种第一名的选手授予了“鲍矿工匠”荣誉称号,并拿出专项资金给予重奖,真正建立一套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根据兖矿能源关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相关要求,经此次技能竞赛选拔,符合技能等级破格认定标准的共42人。
实用性导向赋能生产。将比武项目与“安康杯”竞赛深度融合,把“瓦斯超限应急处置”“智能采煤系统故障排查”等实战科目纳入比武,使技能提升直接转化为安全效益。
常态化筑牢传承根基。建立“培训—比武—创新”闭环体系,将“日常练”与“集中比”相结合,按照“基层练兵+专业竞赛”的形式,将零散培训转化为可持续能力建设,让工匠精神的培育从“运动式”转向“浸润式”。2024年度,鲍店矿累计开展岗位技能培训1826人次,56个工种技能比武参与率达到100%。
价值重塑:从技能断层到人才涌流
当“尖子”带“苗子”成为制度,技能人才断层在代际传承中悄然弥合;当“比武场”直通“生产线”,矿工们发现,智能化采煤机的操作台上也能诞生“技术明星”;当“中式烹调师”与“综采维修电工”并列出现在“状元墙”上,劳动价值的多元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
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小改小革设备旁摆放着泛黄的“六级工”手册;职工培训中心,老师傅们通过VR事故模拟系统教育青年职工。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正是工匠精神生长的沃土。
从百米井下到云端机房,新时代劳动者的转型故事正在续写。当劳模精神融入创新实践、当劳动尊严扎根生产现场、当工匠精神拥抱数字文明,传统产业便能焕发新的生机。全国赛场的奖杯与矿区日常的汗珠,每个劳动者都能在技能提升中实现人生价值,每滴汗水都闪耀着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