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隆庄煤矿污水处理厂这片守护水质的关键阵地,高效澄清池宛如一座坚实堡垒,肩负着净化水质的重任。然而,随着气温节节攀升,绿藻如同得到了肆意生长的“邀请函”,在澄清池这片光照充足、酸碱度恰到好处的“温床”上疯狂繁衍。一个绿藻孢子犹如一颗具有超强裂变能力的“种子”,短短几个小时到数天之内,便能分裂出4-16个孢子,种群数量呈倍激增,给水质净化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传统处理方式多依赖大量化学药剂投放来抑制藻类生长,但这无疑伴随着高昂的成本支出。在全矿“五转五增五提升”、“精抠成本算细帐”的形势下,维修组挺身而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节”“实”之战。
凭借多年积累的实操经验与对池内生态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深知药剂能快速起效,然而运营成本将会攀升。一个大胆而又环保的决策诞生——人工清理绿藻,用双手守护成本底线。
实干攻坚,池内奋战正酣。说干就干,班组成员们手持自制清理工具,或站或蹲忙碌在澄清池中。春日的阳光依旧灼热,可他们全然不顾,眼神中只有坚定与专注。班组长魏越华身先士卒,操控着长柄捞网,在水面来回穿梭,将漂浮绿藻聚拢打捞,他的动作娴熟流畅,不一会儿岸边就堆满了“战利品”;老党员乔勇化身池壁“清道夫”,弯腰弓背,手持刮藻刀,沿着池壁一寸寸仔细铲除那些顽固附着的绿藻,每一刀下去都刚劲有力,似在与藻类进行一场无声较量,力求彻底剥离藻类附着层。为防止绿藻残留快速复发,组员们细致排查角落缝隙,用刷子反复刷洗,确保池壁、管道接口等隐蔽处的绿藻无处藏身。
实”这场人工清理行动将有序清理五套高效澄清池,期间大家克服了池内湿滑易摔倒、绿藻异味刺鼻等诸多困难。累了,就在池边短暂休憩片刻;渴了,仰头灌下几口水又继续奋战。最终,高效澄清池在他们的努力下焕然一新,水面波光粼粼,再无绿藻肆虐踪影。
实干双赢,节约成效斐然。此次人工清理行动相较于药剂处理,有效实现了药剂节约,为污水处理厂长期稳定、低成本运营开辟了新路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干,班组成员们以实际行动为全厂树立了节约标杆,让“节”“理念深入人心。如今,在维修组的带动下,各班组纷纷自查流程,探寻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新路径,一股“节约实干风”正吹遍厂区每一个角落:自制的取样器、自己缝制的绿藻打捞袋、药剂外袋变垃圾袋等等。
实干为笔,绘就奋进画卷。污水处理厂维修组用行动诠释:以“节”为令,不只是一句口号;以“实”为行,必能蹚出发展新径。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绿色发展篇章,为污水处理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