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国际焦化:从运输端“抠”出利润

作者: 吕德明  石乐斌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30日

国际焦化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开展降本挖潜工作,“精打细算”控成本,“搜肠刮肚”找对策,重点在煤炭和焦炭运输费用上“精耕细作”,全力挖掘降本增效新空间。

该公司总经理在经营分析会上指出:“运输环节是成本管控的重要突破口,经过调研测算,公司年生产用煤的物流费就有2亿元,存在显著优化潜力。各部门要树立‘吨煤必省’的理念,把降本增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核心攻关 精准识别分解问题

该公司成立了由公司领导牵头,各相关车间部门专项攻关项目组,对煤炭采购的火车及汽车运输费用进行全成本分析,利用“二八”原则识别关键点,然后用问题树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降低问题解决难度。

“我们建立全流程物流成本分析模型,依据成本占比高低、内部控制容易实现程度进行筛选,识别出减少国铁运费、公路运费、货车延期占用费等优先改善方向。可通过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装载效率、推进公铁联运等多种方式,确保年度物流成本降低目标达成。”该公司财务部门协同经营部门精准识别分解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协同沟通 高效联动外部资源

该公司组建优惠政策研究小组,保证各项政策应享尽享,精准把握济南铁路局物流中心政策窗口期,通过“双管齐下”实现铁路运费大幅优化。积极对接日照车务段,成功争取局管内运费优惠政策,推动日照港、岚山港铁路运费实现42%下浮;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将原公路运输的采购煤全面转向铁路运输。经持续攻坚,岚山港火运运费实现27.98元/吨的下浮,实现降本增效233万元,为完成年度控本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与兖州西站有效沟通,修订《专用铁路运输协议》计时标准,放宽铁路对公司的考核标准,按照车辆对位开装后开始计时,完成装车后停止计时,实现延时费年节降72%。

岗位创新 形成强力内部支撑

为确保各项降低厂外物流运输费用措施的落地,该公司对主要支撑措施进行跟踪,动员岗位人员开展岗位创新,形成强力内部支撑。

“我们岗位用鱼骨图分析出现场卸车慢的原因,并制定改善措施,协同电仪专业人员优化拨车机PLC控制,接车时间由46秒减少至24秒,实现翻车机系统单体卸车能力提升了22秒。”

“我们班组开展了专题视频回放,大家集思广益,确定将堆取料机料槽底部两侧收15°V型口,消除料线‘堵点’,火车卸车全流程工作效率由平均7.55分钟/节提升至7.34分钟/节,每节提升12.6秒。”

通过岗位人员两眼向内,自我加压,公司货运车辆排空率,由3小时压减至2小时,工作效率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外部资源的协调难度。

该公司厂外物流运输费用优化,不仅直接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探索出了一套“政策研判+精准对接+内部支撑”的降本增效新模式。他们将持续深化与物流单位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挖掘潜力,奋力冲刺二季度,确保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