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杨村煤矿:厚植成才“沃土” 绽放人才之“花”

作者: 侯龙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9日

近期,杨村煤矿以“选对人才、服务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为抓手,大力实施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用好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让矿井“人才之花”竞相绽放。

该矿结合矿井实际,以强化早期培养为关键,以加强基层锻炼为重点,根据个人特点、特长和专业优势,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强化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快速融入矿井发展大局。坚持以岗位促培养,将高校毕业生安排到关键岗位,加强见习管理,各单位依据自身区队特点,制定“导师带徒”管理办法和“导师带徒”月度、季度培养计划,选择业务素质高、操作技能过硬的老师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双方职责、目标和任务,促使高校毕业生尽快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期考核管理制度,通过给任务、压担子、专家指点、同事帮助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日常鉴定、跟踪考察、定期考核、轮岗交流、导师带徒等多种方法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培养锻炼,动态跟踪工作成效,最大限度缩短高校毕业生成才期,尽快缓解矿井人才接续压力。

按照专业分工落实逐级培养政策,结合专业学习及工作现场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制定完善培养规划和学习内容,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后备人才现场管理经验和业务技能,具备岗位资格条件,加快梯队后备人才成长成才。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梯队后备人才,采取多岗轮换、应急磨炼等方式,加强基层锻炼,真正深入现场、深入一线,提高现场管理经验,能够根据现场条件变化及时制定应对方案,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用理论帮助现场问题解决,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积极选派优秀梯队后备人才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素质提升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优秀年轻人才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利用工作现场讲解、月度专业工作例会、文件宣讲解读等形式,坚持“课堂对接现场”,突出专业及岗位特点进行授课,实现年轻人才逐级培养、层层提高。

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外部培训、内部集中培训和创新团队相结合,组织11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走出去,学进来,与兄弟矿井、设备厂商、科研院校等开展协作交流培训,着重提升年轻干部的沟通、协调、统筹规划、决策和执行能力,让年轻干部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坚持“在一线锻炼、在一线成长”理念,以搭建人才培育平台、鼓励人才双向流动为抓手,注重基层锻炼、轮岗锻炼、选拔锻炼相结合,切实让年轻干部经历风雨、增长才干、提升水平。完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制,坚持“简化程序、加大力度、突出实效”的原则,修订考评指标25项,采取集中考评、督导检查、跟踪考核、“双级”评定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做到奖优罚劣,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风气,发挥考核激励、竞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