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800米井下的“双面”战场始终斗志昂扬?又是什么让重重难关化作脚下基石?
五月的大地麦浪翻滚、生机勃发。而在东滩煤矿800米井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正在63上06和43下04两个综采工作面火热上演。自5月7日启动“双面”生产模式以来,该矿综采二区全体职工以钢铁意志直面双重考验,在安全生产与高效作业的赛道上,跑出了令人瞩目的“东滩速度”。
“这次‘双面’作业,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两个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设备状况都不一样,需要我们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5月8日,综采二区区长李健在工区早会上斩钉截铁。面对前所未有的难题,这支钢铁之师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迅速吹响集结号,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魄力,开启了这场攻坚突围战。
安全,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该区组织工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利用早会时间,围绕现场管控展开头脑风暴。面对43下04工作面复杂的地质构造和63上06工作面设备老化的现状,管理人员们深入剖析潜在风险。他们对照地质勘探数据,仔细研究顶板岩性变化规律,模拟可能出现的顶板垮落场景;结合设备运行日志,逐台梳理63上06工作面老化设备的故障隐患点。经过多轮推演,从风险分级管控到隐患排查治理,从制定顶板动态支护标准到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台账,一套涵盖顶板支护、设备巡检、风险预警的立体管控方案应运而生,将安全防线织密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也是重中之重。该区通过建立“一人一档”,班前会开展血压监测,班中安排专人监护。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多技能水平,使员工能够在不同工作场景下迅速适应并高效完成任务。创新推出“安全微课堂”,由经验丰富的老职工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井下作业的安全要点与事故教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开展“安全技能大比武”,模拟井下突发状况,让职工在实战演练中强化应急处理能力。
“检大于修”的检修理念在综采二区深入人心。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区队针对“双面”生产人员少的情况,优化生产组织,严抓顶板管理和机电设备检修。在43下04工作面,采煤工艺的转变以及受冲击地压的影响,给生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为此,该区严格落实生产、检修作业防冲限员、区域限员制度,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采取“以顶定底”的推进方式,确保工作面顶板完整可控。同时,加强轨、运顺超前支护区域巷道治理。而对于63上06工作面设备老化的问题,严格落实设备检修和包机责任制。他们利用检修时间,超前更换支架老化的液压胶管,保证支架完好,为安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双面”生产已平稳运行一周,原煤产量突破7万吨,设备完好率达98%。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综采二区180多名职工昼夜坚守的身影,更是东滩煤矿人“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