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兴隆庄煤矿张全明:用奋斗书写忠诚答卷

作者: 李振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6日

“选择了矿山,就注定要与煤炭打一辈子交道,新时代煤矿青年要以实干诠释责任担当,主动到一线去,扎根千米煤海深处才能快速成长,在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豁得出,以匠心点亮青春坐标,用奋斗书写忠诚答卷。”

兴隆庄煤矿张全明,从一名煤海一线的技术员到第三十三届孙越崎能源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能源集团科技创新青年人才,从一名懵懂大学生成为一名副矿长,他成长之路的每一个脚步、每一个阶段无不印证了青年人才的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择一事终一生,16年奋战煤矿一线。39岁的张全明用九年技术管理锻塑筑牢根基,两年区队正职磨炼提升境界,三年科长副总深耕找准定向,两年矿级管理躬身矿井发展实践。每一份辛勤的努力都是对“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的生动诠释;每一次迎战难关、困难、瓶颈都是对“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信念的坚定践行。

勇于挑战 做全面过硬的“排头兵”

2005年9月,张全明离开家乡踏入了山东科技大学的校门,最初奔着掌握一门生存技能的念头埋头攻读采矿工程专业,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四年的大学生涯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品格和严于律己的生活作风。他怀揣着对煤炭行业的美好憧憬,毕业来到了兴隆庄煤矿,在选择工作意向时,主动提出要到采掘一线去,从一名技术员做起,因为他觉得干煤矿就要冲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扑下身子,摔打锤炼。

工作之初,对于张全明来说,一切都是“0”开始。由于当时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少,每个人要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关键有些业务之前压根没有接触过。“1309运顺落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他被技术主管安排编写的第一次任务,作为职场小白的他“一头雾水”,同时这次“碰壁”也成为他挑战自我的起点。

他坚持做到“三不怕”和“三个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多下井、多请教和多思考,做好技术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把“请党放心”的青春誓言转化为“强企有我”的实际行动。他放弃休息时间,从写措施、制图纸、做报表的基本功入手,多学习、多请教,养成了干工作就是要严谨、仔细的工作习惯。在夜深人静的黑夜里,张全明的办公室经常是彻夜通明……

为了解决技术管理问题,在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积极与同事们、技术工人沟通交流,了解需求和想法,科学制定贴合现场实际,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完成了多项技术革新改造,这一干就是5年。2014年底他被安排到生产技术科工作,如饥似渴利用点滴时间加强对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及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的学习,先后完成的《10310运顺作业规程》《10310切眼扩宽安全技术措施》等规程措施在上级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

勇攀高峰 做改革攻坚的“先行者”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18年10月,33岁的张全明被提拔为综掘二区区长,他结合工区实际,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路径依赖,提出了“抓安全、保质量、促生产”的管理思路,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分工,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进尺考核、出勤管理等11项管理制度。同时,做好人才培养的“传帮带”工作,当时重点培养的4名技术管理人员陆续成长为科长、区长和书记。

他坚持以身作则,带头盯现场、盯环节、盯进度、抓落实,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制约因素,在矿井重点接续的B4328边角煤工作面掘进任务中,煤流系统、皮带机、溜子顺序搭接达到十部之多,他克服现场条件复杂、顶板压力大、防冲任务重,巷道拐弯抹角多、生产环节复杂等困难挑战,加强现场巡检,有序做好贯通、清底,按期完成矿井掘进任务,保证了工作面按期安装。紧盯安全生产最前沿,带领职工在10309轨顺完成掘锚机一体机现场试验,首次采用胶带输送机进行切眼扩宽,较好地提升了施工效率。

2020年11月份,他转战来到生产技术科,成为全矿最年轻的科室负责人,不仅需要协调采煤、掘进、运输等各个生产系统,还要抓好技术创新等工作,不断加快知识更新,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时调整3300工作面外围生产系统,避免了运顺沿空设计,为工作面回采创造有利条件;对3301(下)工作面设计优化,将工作面长度增至301米,初采阶段采用旋转开采,增收煤炭12.6万吨,创效1920万元;积极推进单轨吊运输网络建设,全年施工单轨吊轨道1万余米,形成了三、六、十采区单轨吊运输网络。

勇立潮头 做担当有为的“答卷人”

小事不做精,则大事难干成。张全明时刻将岗位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记在心上,主动深入一线摸情况、问需求。

2022年初,张全明成长为矿副总工程师,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作为解决瓶颈问题的突破点。他本着“设计先行”的原则,先后组织召开了40余次技术方案论证会议,完成并确定了大小近100项技术方案的论证。论证优化6300、1313工作面方案设计,简化各项生产工艺及环节,参与完成的“综掘工作面掘锚一体化技术研究”和“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安全供电集控与状态智能分析平台”项目先后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用更先进的技术、更智能化的手段减轻工人作业强度,改善作业环境,让一线职工劳动更体面、更有尊严。”张全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3年5月,张全明成为兴隆庄煤矿副矿长,面对环境复杂的1313工作面,带领团队超前谋划、多方调研,在一二切眼创新采用扩安一体化工艺,顺利完成了切眼扩刷与安装的同时施工。通过顺巷安设超前支架、及时旋转调向支架,将传统工艺中单体支柱与顶板的“点(线)接触”变为支架与顶板的“面接触”,大大加强了顶板支护强度。实现扩刷后支架的及时安装,大大缩小了大断面一次性暴露时间,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效率提高约20%。同时,减少了单体支柱运输、支设、维护及回撤人工约300个,有效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在山东能源集团掘进无人截割试验项目中,张全明作为项目负责人不断优化工艺,在西翼胶轮车辅巷试验成功全站仪+双惯导定位的无人截割技术,单排截割时长可以达到17分钟,实现了无人截割常态化运行。在中翼辅助运输巷,成功试验适应于大坡度、全断面截割的智能截割程序,并通过掘锚机实现永久支护机械化。通过对于智能截割项目的试验应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掘进生产方式的认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人则安”。主持完成的“掘进智能无人截割系统”项目获得山东省设备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名85后,张全明多项“军功章”的背后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妻子时常凌晨打来电话关心叮嘱,每一次,他不是在加班开会研究就是在制定修改规程措施,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在两个年幼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是缺少了作为一名父亲的陪伴,每次视频通话,儿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爸,你什么时候下班回家?”

舍小家、为大家,作为一名矿井技术管理人员很难找好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点,对于父母、妻子和孩子,他内心有许多说不出的愧疚。“对于这份亏欠,我想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努力工作,时刻保持‌躬身不怠的工作作风为企业发展创造新成绩、贡献新力量才是对各级领导和家人最好的回报。”张全明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