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济二煤矿:煤海初心映党辉 价值筑梦向未来

作者: 张飞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1日

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宣传劳模工匠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济二煤矿带您走近三位一线劳动者,记录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展现他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动人风采,以此向每一位辛勤劳动的奋斗者致敬。

徐建新:37本笔记里的“敬业”刻度

1996年,19岁的徐建新攥着兖矿技校毕业证走进济二煤矿,面对全英文标识的进口采煤机,他在笔记本第一页写下:“当不了技术大拿,对不起这身工装!”白天,他跟着师傅趴在设备旁,用粉笔在巷道底板画电路图,记下37本维修笔记;夜晚,他抱着英汉词典翻译图纸,把“Relay(继电器)”的拼写刻进掌心。2000年那个冬夜,主产采煤机突发故障,当老师傅们对着设备直叹气,这个年轻人蹲在煤海里,仅凭万用表的三次测量,就精准定位到控制模块的虚接故障——这是他第一次在全矿面前“露一手”,却也是他三十年如一日钻研的起点。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2014年,济二煤矿为他搭建的“徐建新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了他追梦的舞台。他带着团队啃下智能化开采安装调试的“硬骨头”,研发的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让设备停机时间每年减少200小时;他总结的“采煤机不启动三步速判法”,被印成小册子发遍全国煤矿;他带领的36名徒弟,如今都是各工区的技术骨干。当他站在“新时代最美矿工”发布会上,举着的不是“全国煤炭系统十大杰出矿工”的奖杯,而是济二煤矿“让每个奋斗者都有出彩机会”的承诺。

生活照 (1).jpg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敬业”最好的注脚:个人的成长,永远与企业的培养紧密相连;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像徐建新这样把岗位当阵地的奋斗者。

张辉:工具包里的“匠心”逆袭

在运搬工区,张辉的黑色工具包是出了名的“百宝箱”:十八种规格的内六角扳手、磨破边的电路图、记录着237个故障案例的笔记本。这个曾经在采煤一线干了10年的一线青年,2018年主动请缨加入新成立的单轨吊队时,没人想到他会在全国技能大赛上捧回特等奖。

记得2018年第一次见到故障单轨吊时,张辉蹲在机车旁琢磨了3个小时,把液压管路走向画成思维导图;2024年备战全国赛的20天时间里,他在模拟巷道每天练习12小时,盲戴自救器的时间从50秒缩短到28秒,故障诊断速度比规定时间快了40%。当他在实操现场精准找出进气蝶阀电磁阀接地故障时,评委都惊叹:“这个队员不是在比赛,而是在秀肌肉!”

平台是成才的土壤,而个人则是那棵不断向上生长的树木。张辉在全国大赛获奖荣耀的背后,是济二煤矿为技术工人铺就的成长成才之路:选派他到厂家脱产学习、提供全仿真训练平台、设立技能人才津贴。

张辉常说:“单轨吊是我的老伙计,更是济二煤矿给我的舞台。”张辉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大国工匠”,从来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企业用制度搭建梯子,个人用汗水浇灌成长,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坚守中,让平凡的岗位成为梦想开花的地方。

胡海林:四句箴言里的 "安全" 坚守

身背通防仪器,全副武装,他如鹰隼般巡视在济二煤矿“星罗棋布”的采掘工作面与巷道深处。他是通防工区技能大师胡海林,矿工心中的煤海“侦察兵”。

他办公桌上有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他手写的四句“安全箴言”:技术必须过硬,隐患必能发现、问题必会解决、安全必可守牢。这“安全箴言”,是他每日入井前的必修课。

9308工作面瓦斯超限那回,胡海林在工作面蹲了三天,独创性采用“优化风障导风+水射流风机局部抽放”组合方案,给“气老虎”戴上笼头;去年123上03胶顺32个炮眼全部拒爆,凌晨四点钟,他带着“单发检测法”下井,半小时就从煤壁潮气里揪出了故障点。如今智能民爆系统上线,他又带着徒弟把爆破网络的电阻变化摸得门儿清,那些拒爆难题在他这儿,都成了“安全织网”的经纬线。

快五十的他,每天背着通防仪器走过的巷道能绕地球两圈。有回徒弟问:“胡师傅,您咋总能发现隐患?”他指着矿灯说:“你看这光,照见的是煤壁,照不见的是安全责任这张网,得拿技术当经,细心当纬,一针一针织。”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奋斗者的时代,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是最美的风景,徐建新的37本笔记是智慧的沉淀,张辉的逆袭夺冠是学习的结晶,胡海林的四句“安全箴言”是责任的刻度,让我们通过这些真挚的感悟与生动的工作画面,共同感受“新美济二”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