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286#刮板机一出问题,整个配煤系统都得停工,抢修时又累又费钱,经过这次改造,流程顺畅了、设备稳定了,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设备预防性维护上……”兴隆庄煤矿洗选发运中心主洗维修班宋师傅边干活边说。近日,该单位286#刮板机“一拆一转”创新改造,消除梗阻,年省电费4.32万元,成为推动“五小革新”活动的又一创新成果,为矿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注入了新活力。
兴隆庄煤矿洗选发运中心主洗车间配煤环节宛如维持生产运转的“生命动脉”,曾作为这条“动脉”关键枢纽的286#刮板机,因长期高负荷运转、设备老化引发的故障接连不断,频繁的停机检修、高额的维修费用,再加上高能耗带来的运营成本激增,使得原有煤流输送路径频频“卡壳”,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益的提升。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洗选发运中心主洗车间的技术团队果断出手,尝试自行对配煤输送系统进行“手术”。此次改造的核心策略是“一拆一转”:直接拆除故障多发的刮板机,精简煤流路径同时对相关皮带机进行“大挪移”,将其整体方向由东西向调整为东南至西北,并延伸机头至原刮板机下料溜槽处,让煤流输送更加顺畅高效,以最短路径快速流转。设备改造后,故障率呈断崖式下降,输送路径的优化也显著降低了能耗,经专业测算,仅这一项改造,每年就能节省电费约4.32万元 。设备维修成本和电力支出同步缩减,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该矿坚持以“深挖内潜、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献策降本增效 党员争当先锋”金点子征集活动,引导全体党员以“一线工作法”为抓手,将生产现场作为创新主战场,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产中心任务,彰显“难题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的担当精神。
聚焦工艺优化、节能降耗、智能升级及管理提效等领域,充分发挥一线智慧,扩宽降本领域,让每名党员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挖掘降本增效点,持续放大增效空间,用具体的方案提效益、有效的措施降成本,提出创新性建议。党员闵虎带领团队开展“管路翻转180度再利用”项目,“翻身逆袭”上演管道“变身记”,实现了磨损管路的循环利用。不仅节省了每米管道5500元、共计22万元的材料成本,也为设备管理“磨损严重的管路满足条件的均可循环利用”提供了新范式,同时衍生出筛板翻面使用、溜槽角度优化等微创新。党员张明海提出的“煤泥池排水泵‘心脏搭桥’手术”,将排水两条管路用“支架”连接实现循环利用,解决了环保隐患,节约了生产成本。
针对10311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割底、过八采区探煤巷、杂物管控难度大等情况,强化吸铁器管理,控制冷却水量确保源头煤质。针对井下C1302轨顺及中翼胶轮车延伸巷、6301轨顺、6306运顺生产实际,加强迎头杂物捡拾,避免大型杂物、木板进入煤流系统。同时,建立各专业之间信息沟通机制,按照“严抓、严管、严追究”的要求加大煤质考核力度和抽检排查,强化各链条、各环节对原煤质量的动态管控,严格对照标准进行奖罚,抓实煤质管理“基础层”。
技术攻关、带徒授课,常态化开展“创新创效”“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兴隆庄煤矿坚持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深化全员自主创新,提高创新激励奖励比重,构建公正合理、科学规范的成果考核激励体系,激活职工的“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