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煤炭市场正经历“寒冬”考验,下行压力如影随形,为确保各项生产目标圆满完成,持续提升矿井核心效益,济三煤矿从原煤质量提升、洗精煤生产优化、品种煤质精细管控精准发力,打响了一场“稳销售、保外运、增效益”的攻坚战。
双重保障严把关 原煤质量稳提升
“抓煤质就是抓效益。我们坚持把‘粗粮做细’、把‘细粮做精’,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生产全过程,用高质量创造高效益。”洗选发运中心煤质发运负责人介绍。在原煤质量把控上,该矿以“制度保障+精准监管”为抓手,将公司原煤生产质量管理工作意见与矿井原煤生产质量评比考核办法作为质量管控的“双纲领”,形成“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制度闭环,让质量要求贯穿生产全流程。实施“动态监督+集中检查”的双重机制,成立专项监管小组,深入井下采煤工作面、运输巷道、转载点等关键环节,对原煤开采时的煤层稳定性、转运过程中的混入杂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严格执行超灰扣产、降灰加产制度,将原煤质量指标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将“质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深植每个岗位、每位职工心中,从源头上确保矿井原煤质量稳步提升
抢抓窗口提精煤 量质双优创效益
该矿精准把握原煤产量相对稳定的窗口期,实施“提量增效”专项行动,最大化发挥洗选设备的满负荷运转能力,同时加强原煤仓与洗选系统的衔接调度,减少生产环节的等待时间,确保原煤入洗量稳步提升。在2#精煤质量管控上,建立“全流程溯源+严苛考核”机制,优先保障2#精煤等高效益产品的生产与发运,通过优化配煤方案、提升分选精度,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产出比例;严格执行“发热量4000大卡以下混煤禁运”规定,从源头杜绝低效益产品流入市场。同时,以2025年煤质洗煤发运考核管理办法为依据,重点强化洗精煤数量与质量、毛煤入洗合格率、煤泥产率控制、低质煤量削减及分品种质量稳定性等维度的考核,通过精细化的过程管控与刚性的考核约束,推动资源向高效益环节集中,确保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
产销联动强管控 精准施策提效能
将预控管理与销售收入统计管理作为两大核心,以精准化施策推动效能全面提升。在月度煤质洗选发运预控管理上,该矿构建“生产-市场”双维度联动机制,在生产端,实时追踪原煤开采的煤质波动情况,结合洗选设备的运行参数,动态调整洗选工艺,确保入洗原煤的分选效率最大化;在市场端,建立市场信息快速响应通道,密切关注下游客户的需求变化、行业价格走势及政策调整,通过行业数据库、客户走访日志、政策解读报告等多渠道信息融合,建立“需求-价格-政策”三维预警指数,以此为依据提前制定发运计划。通过“以产适销、以销促产”的闭环管理,精准落实预控措施,力争实现矿井内部销售收入的稳步增长,为全年营收目标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