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套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系统成功在杨村煤矿3336轨顺正式投入运行。这套打破传统运输模式的全新装置,解决了复杂巷道运输难题,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为安全高效生产注入新动力。
破局:复杂巷道里的“运输困境”
长期以来,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在巷道转向时面临重重难题。传统运输模式需依靠多级转载设备或人工转运,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物料洒落、设备故障率高、人力成本高等问题。此次3336轨顺工作面投用的皮带拐弯装置,宛如给皮带运输系统装上“智能转向舵”——通过创新设计的高精度导向滚筒、缓冲托辊、防偏立辊,实现皮带在复杂巷道环境下的0-180度甚至超大角度平滑转向,代替两部或多部带式输送机的搭接运输,彻底告别“逢弯必停、分段运输”的历史。
攻坚:准确定位炼就“钢铁筋骨”
“拐弯”二字看似简单,背后却是对设备性能的极致考验,这项装置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
该矿3336轨顺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巷道空间狭窄,对设备的紧凑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要求极高。安装调试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跟班,确保装置定位准确、运行参数达标。此次安装历时数月,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优化装置结构,对转向滚筒、改向滚筒核心部件进行反复测试,通过“理论模拟+井下实测”的双验证模式,最终攻克安装精度、动态平衡等多项技术难点。
突破:高效运输提升“掘进效率”
该装置的成功应用,减少了设备搭接环节,缩短了煤矸石运输周期,消除了频繁转载点安全隐患,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与维护强度,安全性显著增强。在掘进巷道时,使用转弯装置可以将带式输送机的机尾延伸到掘进头,避免安装刮板输送机带来的麻烦,省工、省时、省维护,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这不仅是单一设备的突破,更是井下辅助运输模式的一次升级。”生产准备工区区长张建新表示,“转弯装置的落地,打通了我们掘进高效运输的‘最后一环’,为后续深度应用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