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能化大修现场,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时而俯身查看设备数据,时而与检修人员激烈讨论,手中的记录本写满密密麻麻的测量参数。他,就是动力车间主任李彦成。
三号锅炉大修启动后,一次风机转子更换成为关键难点。旧转子因长期运行存在轴系偏差,新转子安装需精准调校中心度与跳动值,稍有误差便可能引发振动超标。
得知检修单位在方案制定中遇到瓶颈,李彦成立即赶到现场,甩开“指挥员”身份,当起“排头兵”。“数据不能只靠汇报,必须亲自测、反复校。”他抄起百分表,钻进风机壳体,与技术人员一起对转子进行轴向跳动测量。狭窄的空间内,他半蹲着身,紧盯表盘指针,连续记录数十组数据,汗水浸透了工装。
“跳动值超0.05毫米就必须调整!”李彦成凭借多年经验,发现新转子初始安装数据存在微小偏差。他坚持“零误差”标准,提出“以百分表定位转子径向跳动,通过激光对中仪复核轴系中心,以对称紧固螺栓工艺消除应力变形”的解决方案。
为验证方案可行性,他带头操作,连续6小时守在设备旁,反复调整垫片厚度,直至所有数据达标。检修单位王师傅感慨:“李主任把技术活干成了‘绣花活’,我们心服口服!”
李彦成深知,解决难题不能仅靠一人之力。他在现场开设“微课堂”,边操作边讲解百分表使用要点、中心试验原理,甚至亲手绘制受力分析图。“技术传承比完成任务更重要。”在他的带动下,年轻员工主动加入测量小组,老师傅们也纷纷献计献策,车间最终提前8小时完成转子更换,实测数据优于标准值。
实干诠释担当,“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到现场全是办法。”李彦成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此次大修中,他以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更用行动诠释了基层管理者的责任。正如车间员工所言:“有李主任在,再难的活也有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