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东滩煤矿:以“智”提“质” 筑牢矿井安全生产防线

作者: 邱长鹏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2日

  在东滩煤矿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内,电子大屏上跳动着井下各作业区域的实时数据:采煤机运行参数、瓦斯浓度监测值、人员定位轨迹……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八百米井下的采掘设备便精准响应指令。

  今年以来,东滩煤矿紧扣“智能高效、本质安全”主线,将科技创新融入生产全链条,把安全管控嵌入管理末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智”造升级:让矿山拥有“最强大脑”

  走进东滩煤矿43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轰鸣的机器声中,采煤机沿着煤层走向自主切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运输皮带匀速运转——没有密集的作业人员,没有传统的“人海战术”,取而代之的是“一键启停、远程操控、智能决策”的现代化生产场景。

  “现在,我们只需在集控中心操作终端,设备就能按预设程序运行,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了70%以上。”综采二区技术主管陈兆生指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介绍。

  这背后,是东滩煤矿对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深耕。近年来,东滩煤矿有序实施采掘、机电、运输、选煤等系统升级改造,8大专业23个智能化建设项目常态化运行,成功通过国家级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实现了传统煤矿的颠覆性变革和智能化转型。在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采煤机记忆截割、刮板输送机智能调速等功能协同运作,将单产效率提升35%的同时,将职工从危险区域“解放”出来;在掘进巷道,“掘锚一体机+自移机尾+自动运输线”成套装备的应用,掘进速度显著提高。

  “安”字当头:把风险锁进“制度笼子”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生命线。在东滩煤矿,“安全为先”的理念贯穿于每一处细节:井口的安全文化长廊里,“隐患就是事故”的标语格外醒目;班前会上,“安全宣誓”成为职工上岗前的“必修课”;井下各作业点,智能瓦斯监测仪、冲击地压预警装置实时“站岗放哨”……

  “我们坚持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该矿总工程师谢华东介绍,今年以来,该矿创新实施每日风险辨识管控清单,构建区队辨识、部室筛选、晨会告知、层级管控全流程体系,截至目前,累计辨识各类风险852项,均实现有效管控,切实解决安全管理“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打造井下视频“天网”系统,大力推进“无视频不作业”模式,累计安装摄像仪380台,实现重要作业场所、关键环节等地点全覆盖,健全完善安监部监督、部室监管、区队自查三级视频查不规范行为机制,今年以来,查处不规范行为240余起,着力提升职工安全操作意识。

  同时,该矿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打造了“沉浸式”培训基地:在VR体验馆,职工可以“亲历”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场景,感受事故的震撼;在“安全微课堂”上,班组长用身边案例讲安全,让“三违”危害入脑入心。

  以“人”为本: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与安全管理,最终要靠人来落实。

  设立“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站”,鼓励职工围绕生产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推行“导师带徒”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手把手带新人;打造“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竞赛网络,为职工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广阔舞台……

  近年来,东滩煤矿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激励”,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以前觉得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事,现在我们一线工人也能当‘创客’。”综掘一区职工李路军说。他参与的“皮带机尾自移装置”改造项目,让设备移动时间显著减少,更实现了延移机尾与迎头支护平行作业,进一步提高了综掘单进水平,获得兖矿能源创新成果二等奖。

  目前,该矿已形成从职工到基层技术骨干再到行业领军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和创新竞赛,持续激发职工创新活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从智能化采煤面里的“一键启停”,到井下监测点的“智能预警”;从创新工作室里的“头脑风暴”,到班前会上的“安全宣誓”——东滩煤矿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安全管控为基石,不断夯实安全发展根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高效、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