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兖矿能源济二煤矿井口文化大厅,每日午后一时许,总有一抹志愿红准时到来——那是济二煤矿工会“夏送清凉”女工协管员们忙碌的身影。她们是百米井下矿工升井后最盼望的“清凉使者”,更是用细致关怀构筑亲情防线的“暖心大姐”。心系工友安康,情注一汤一线,她们以女性特有的坚韧与柔情,在滚滚热浪中书写着矿山安全的别样精彩。
清凉驿站 热浪之中筑“沁心”防线
骄阳似火,蝉鸣聒噪。井口“清凉驿站”的繁忙,是酷暑里最抚慰人心的画面。一台冷饮机嗡鸣不息,金黄透亮的冰镇橙汁与紫红诱人的酸梅汤汩汩流淌,散发着瞬间驱散燥热的冰凉诱惑。旁边的保温桶沉稳伫立,内盛慢火精心熬制的绿豆汤,颗颗绿豆酥烂“开花”,汤色清亮,独有的消暑清香在热空气中氤氲扩散。
“这用料、这火候,跟家里做的一样用心。橙汁酸梅汤冰凉解渴,绿豆汤温润去火,搭配着喝,舒坦又解乏。” 一位刚升井、满脸汗渍的综采职工大口饮尽,由衷赞叹。看着他满足的神情,当班协管员刘姐的话语里满是欣慰:“师傅们在井下是‘铁汉子’,上来就是咱的‘亲兄弟’。入口的东西,必须料足、干净、对胃口,看着他们喝得畅快,汗消了,眉头舒展了,咱这心里才真叫踏实。”这份用心,凝结在每一滴精心准备的饮品中。
“师傅们,辛苦啦。快,来碗汤,解解乏,消消暑。”亲切的呼唤如同清凉的号角。瞬间,被汗水浸透、步履铿锵的身影便围拢过来。一碗冰凉沁透心脾的橙汁、酸梅汤下肚,紧锁的眉头悄然舒展;一碗温润沙甜的绿豆汤入喉,紧绷的神经缓缓放松。这风雨无阻的准时送达,已然成为矿工们升井后一份笃定的期待与慰藉。“说好的时间,就是给工友兄弟的承诺。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升井这一刻的‘透心凉’。”这份坚守,筑起的是一条直达心底的“沁心”防线。
针线传情 方寸之间显“柔情”守护
递送清凉的间隙,协管员们敏锐的目光总在工友们的工装上流转。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让工作服磨损、纽扣脱落在所难免,工友们却常因忙碌或不便而将就。服务由此温情延伸——一个工具齐全的“流动缝补角”应需而生。各色针线、大小纽扣、耐磨补丁布、甚至专用劳保缝纫工具,一应俱全。
“赵队长,您这袖口扣子松了。咱井下液压支架、电缆密布,得赶紧加固一下,防患于未然。快脱下来,我这就给您缝结实。”协管员赵姐眼明心细,语气里满是热忱与叮咛。指尖翻飞,钢针穿梭。或许她们的手因常年劳作略显粗糙,但飞针走线的动作却精准娴熟,带着一种令人安定的力量。钢针起落间,将安全嘱托缝进每道针脚。绽开的裂口迅速弥合,松脱的纽扣被牢牢加固,移位的安全帽系带重归规范位置。
这绝非简单的“缝缝补补”,而是对井下作业环境磨损的主动修复,更是协管员们用细心在源头构筑的“预防性”安全屏障。及时加固的工装,有效降低了衣物钩挂设备的风险;系牢的安全装备,确保了防护时刻在线。她们用一针一线,默默编织着群防群治的安全网络。
巾帼担当 平凡之处见“大爱”微光
杯杯清凉润心提神,针针线脚固甲保安。济二煤矿女工协管员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坚韧,在滚滚热浪中默默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这份平凡岗位上的非凡担当,正是矿山高温下最动人的“她力量”图景。
“每次看到师傅们喝完汤,眼神亮了,疲惫散了,换上咱补得结实利索、防护到位的工装,精气神十足地再下井,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协管员朴实的话语里,透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满足,“咱这群‘女工协管’,力量不大,但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咱矿的安全生产‘加把锁’、为工友兄弟的平安‘添块砖’,这就是最大的意义。”这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着坚守,根植于对矿山大家庭最朴素的热爱,对工友兄弟手足般的深情,更升华于对“安全为天”这一煤矿铁律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践行。
丝丝清凉,沁润的是矿工的心田,提振的是对规程的敬畏;针针线线,缝合的是磨损的衣衫,串联起的是矿山安全防线上不容忽视的细微环节。济二煤矿的女工协管员们,这群高温下的“逆行者”,用最平凡的付出诠释着最不凡的担当。她们在井口书写的,远非仅仅是身体的片刻舒爽与衣着的瞬时体面,更是一份浸润心田的浓浓温情,一种守护生命的坚定信念,一曲以柔克刚、润物无声的矿山安全协管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