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探寻杨村“五彩斑斓”的绿

作者: 徐姗姗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8日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杨村煤矿正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绿色革命”,精心描绘着一幅覆盖能源利用、生产运营、生态修复与人文关怀的可持续发展全景图,将“绿色”从理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效益与温暖情怀。

“阳光之绿”:清洁热能点亮温暖生活 

告别燃煤锅炉的烟气缭绕、用电锅炉的能源消耗,杨村煤矿职工洗浴配套设施迎来了一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高耸的太阳能集热器阵列在矿区上空熠熠生辉,将“慷慨”的阳光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热能。这套智能系统精准满足职工全天候洗浴热水需求,24小时能制造42℃的洗浴热水约60至80方,且水温稳定,每年可节省电费约42万元,让温暖真正“零负担”。

“电流之绿”:智慧赋能驱动低碳生产 

矿井的“绿色心跳”在电网中强劲搏动。淘汰老旧电机与变压器,为太阳能机房、水源热泵等关键区域更换一级能效电机,年节电4.9万度,减碳28吨。在3336掘进面,为局部通风机植入变频“智能心”,实际运行功率锐降,仅此一项,162天节省用电24.1万度,电费直降16.1万元。南风井实现“一键倒机、一键启停”,同比节电近9万度,减碳超51吨。井下五部架空乘人装置实现远程集控,终结空转耗电,年省电费66万元,安全同步升级。4703智能工作面,灯具通过蓝牙/Wi-Fi联网,系统智能感知采煤机位置,仅点亮作业区域支架灯,其余自动调暗或关闭,杜绝无效照明。通过多项技术升级与智能管理实现了节能降耗、精准减排,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生态之绿:塌陷区蝶变丰饶沃土微信图片_20250619100741.png

昔日饱受内涝困扰的薄煤层塌陷带,如今已蜕变为高产良田。金黄的麦浪与青翠的玉米苗交替生长,展现着土地的蓬勃活力。这巨大转变,源于杨村煤矿突破传统思路,创新打造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的土地复垦模式。针对浅层开采形成的“微型盆地”雨季积水顽疾,煤矿摒弃简单填挖,确立了“排涝为基、生态协同、灌溉拓展”的绿色治理路径,构建高效的“泵站+沟渠+涵洞”立体排水灌溉体系:主泵站强力抽排,新建沟渠快速输导,涵洞群打通农田与河道连接。涝时迅速排险,旱时精准供水,大幅增强了农田韧性。累计投入约1428万元,成功改造近4万亩土地。将昔日的“生态负债”转化为生机盎然的“绿色资产”,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人文之绿,职工生活绽放“幸福青藤”

绿色理念,深植职工日常。杨村煤矿积极响应公司创建“幸福食堂”号召,将矿区食堂精心打造为职工身边的“健康堡垒”:严格建立食材溯源机制,精心推出科学配比的“减脂餐”,同时以少油少盐、营养均衡的餐食,让“绿色”理念从舌尖浸润心田。着力构建全员心理健康档案体系,常态化举办工间操比赛、拔河赛、健步走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职工满满的获得感与稳稳的幸福感,正是这一生动实践的最佳注脚,共同书写着新时代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杨村煤矿的这场“绿色蝶变”,让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企业责任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和谐共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矿区落地生根,为可持续发展提交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