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三煤矿聚焦班组管理“神经末梢”,以深化完善制度保障机制为抓手,通过筑牢制度体系、优化考核评价、规范工作流程,拧紧班组管理“约束链”,织密安全管理“防护网”,有效激活基层管理效能,为安全生产筑牢根基,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建强制度体系,夯实班组管理“四梁八柱”。该矿立足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际,以现有规章制度为基础,明确班组和岗位安全管理具体事项,规范制度清单与记录清单。制定班组建设实施方案、安全绩效考核等14项制度,按采煤、掘进、辅助、地面四大专业细化49项管理记录,构建起覆盖全领域的制度体系,推动班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依托“5+1”班组创建载体,做实“865”安全自主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区队班前“八步流程”、班中“六自确认”、班后“五步评估”及“六问询”机制,让“五型”班组标准落地生根,促进区队班组实现高效自管自治。
优化考核评价,激活班组运行“一池春水”。构建分层分类考核体系,实现管理效能精准传导。对井下区队以生产事故、“三违”隐患等为标尺评定安全等级,对管理人员量化考核下井次数、抓“三违”和查隐患成效,通过自主管理与巡查监督双向发力,实行量化排名、奖惩兑现。常态化开展“六好”区队、“5+1”先进班组等评比活动,每月对班前会质量“排座次”。同步强化安全诚信建设,建立职工诚信档案,将诚信表现和绩效考核充分结合,推行“黄黑名单”预警和失信惩戒,推动职工自管自控能力持续提升。
规范工作流程,筑牢现场管理“前沿阵地”。坚持关口前移抓管理,细化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班前班后会流程,让基础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健全安全包保机制,分管领导、专业副总每月至少1次深入区队蹲点指导,各工区每日由区(队)长或支部书记部署重点工作和安全要点,确保现场状况实时可控。严格跟班值班记录规范和落实闭环,井下交接班实行岗位安全确认,全方位推动区队自主管理能力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