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化工程公司大院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像无声的春雨,浸润着企业的每一寸土壤;像坚韧的藤蔓,在降本增效的征途上悄然生长。他们用双手托起“度危求进”的担当,用汗水浇灌“爱企如家”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是……
他们是厂区绿化的“园艺匠”
为压减费用,节约成本,2024年初,公司决定将厂区绿化交由后勤服务中心管理。消息一出,后勤服务人员争相响应,扛起了锄头、剪刀和水管。从浇水修剪到病虫害防治,这群曾经的“门外汉”硬是在烈日下摸爬滚打,练成了“技术工”。夏季的草坪热辣滚烫,他们的工服结出盐霜,却笑着自嘲:“咱这‘免费桑拿’,可是给公司省下了真金白银!”两年来,他们用晒黑的皮肤和“晚上睡得特别香”的疲惫,换来了公司大院草木葱茏、繁华似锦、硕果累累。
她们是炊烟里的“多面手”
当餐厅服务任务压到后勤女工肩上时,这群从会务服务“半路出家”的娘子军系上围裙,从会场走向灶台、餐台。切菜的手磨出了茧,蒸笼的汽熏红了脸,她们却从未让职工错过一顿热饭。餐具消毒,卫生清理,食品留样,确保职工就餐的食品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后勤服务中心主任苗兴勤的动员言犹在耳:“只要态度行的端,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如今,转岗蒸馒头的职工能自豪地说:“过年我蒸了一万多个馒头!”——这数字里,藏着后勤人“哪里需要就往哪冲”的赤诚和担当。
他们是洁净环境的“守护者”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向公司,公司后勤保洁队伍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抹布、拖把、消毒液是他们的“武器”,走廊、卫生间、办公区是他们的“战场”。他们弯腰擦拭每一处窗台,蹲身清理每一个角落,连门把手都要用酒精反复消毒三遍。“卫生无小事”是他们的口头禅,有人开玩笑说:“咱们这标准,比家里打扫得还仔细!”“干净整洁的环境是企业形象的窗口,更是对职工最直接的关爱。”这群默默无闻的“环境卫士”,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擦亮了企业的“面子”,更温暖了职工的“里子”。
他们是土地里的“耕耘者”
在厂区的一处闲置角落,后勤职工们挥动锄头,开辟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惠民菜园”。闲置空地种上青菜瓜果,食堂的菜篮里多了自产的鲜嫩。翻土、施肥、除虫,他们弯下腰的姿势,像极了在田埂上劳作的老农。有人笑问:“咋还当起农民了?”他们答:“企业是咱的家,能省一分是一分!”
这片曾经长满杂草的荒地,如今整齐地划分成若干菜畦,青翠的油菜、鲜嫩的小白菜、饱满的黄瓜、火红的辣椒……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他们弯腰劳作的身影:宋哥仔细地给菜苗除草,张师傅认真地检查除虫,冯老师精细梳理着黄瓜架……“这些可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后勤苗主任骄傲地介绍道。如今,食堂每周都能用上自产的新鲜时蔬,职工们不仅吃着放心,还大大节省食材成本。“企业要节流开源,咱们就得精打细算。”朴实的后勤职工们用沾满泥土的双手,不仅种出了绿色蔬菜,更种出了一份与企业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每当收获时节,菜园里欢笑声不断,这方小小的天地,已然成为降本增效路上最动人的风景。
……
就是这样一群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沾泥的裤脚、消毒水味的双手和永远湿透的后背。他们像星火,聚在一起便照亮了“度危求进”的路;像苔花,默默绽放却芬芳了整个企业的春天。当降本增效的号角吹响,他们用行动立下誓言:“草木情深守望发展,炊烟袅袅温暖人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