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机轰鸣的采煤工作面是他用心坚守的“战场”,干净整洁的职工公寓是他服务工友的“阵地”。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张波是天池能源综采工区的一名支架工,多年来,他用军人的严谨与担当谱写着井下安全曲,用为工友义务理发的行动传递着无私工友情,用“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践行着对企业的热爱与忠诚。
“安全为天。这支架就是保护咱们生命安全的‘擎天柱’,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这是张波常对工友们说的话。每次下井,他总是提前检查支架的液压管路、立柱行程,工作服口袋里的“小本本”记满了支架运行参数和注意事项——这是他从部队带出来的严谨作风,也是他工作多年都未曾改变的“执拗”性格。
工作面顶板压力大时,他紧盯支架初撑力,在煤机穿梭的狭窄空间里一次次弯腰观察顶板变化,精准操作手柄,让每一架支架都成为稳固的“钢铁脊梁”。工友们说:“张波就像把‘安全伞’,有他在,干活心里踏实!”
这份踏实,源于他有着一股对技术的钻劲儿。刚入矿时,他就把学习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放在首位,向身边人学、向书本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刨根问底,宛如一名好学的小学生。他说:“现代智能化技术更新快,学慢一点都会掉队。”如今,不管是岗位理论考试还是安全知识考试,他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绩,成了工友们心悦诚服的“尖子生”。
今年年初,61506采煤工作面安装单元支架和单轨吊运输设备,新设备标准高、数量多,不少工友心里直犯怵。张波不停地给大家打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攻克不了的堡垒。”他带头攻坚,从查记录、问情况到现场盯质量、改隐患,始终冲在前面,用实际行动给工友们吃了“定心丸”。
对安全,他更是一丝不苟。每天提前到岗查隐患,对液压支架坚持超前检修,遇到条件差的地点,总是第一个冲上前。他说:“安全是底线,守住了底线,大家才能安心干活。”
脱下工装,洗去煤尘,张波的“第二战场”在自己的宿舍里。公司驻地离县城距离远,理发成了困扰大家的“小难题”。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部队里学到的理发手艺,正好可以为大家服务。”于是他从家里带来理发工具,利用业余时间当起了“义务理发师”。
“张哥,给我剪个利落的短发,凉快!”刚升井的工友一进门,他就笑着系上围布,电动推子“嗡嗡”启动,手法娴熟得像专业理发师。有年轻职工不好意思地说:“张师傅,我这头发太乱,麻烦你了。”他总是摆摆手:“都是一家人,客气啥!”
推子剪刀游走间,理去的是疲惫,剪出的是浓浓的工友情。有人问他忙忙碌碌的图啥,他说:“在部队保家卫国,在煤矿守护工友,看到大家高兴,我也开心。”
虽然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张波却从未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但正是这份扎根一线的坚守、不求回报的奉献,让他“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在太行山腹地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