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暑热未消,凉意渐生。杨村煤矿正值安全生产攻坚期,针对季节交替带来的特殊风险,创新实施“四防”工作法,以“防秋燥、战秋汛、降秋温、稳秋收”为抓手,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完成全年生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防“秋燥” 筑牢思想防线
“王师傅,今天血压126/85,在正常范围,可以上岗。”在综采工区的班前会上,见习技术员杨文强正在为职工进行岗前体检。这是该矿防范“思想秋燥”的创新举措之一。
针对季节转换易导致人员注意力分散的特点,该矿建立起“区队-班组-个人”三级排查机制:区队层面实行“五查法”,通过查血压、查酒精、查情绪、查睡眠、查服药情况,把好入井第一关;班组层面落实“三问三看”,问家庭状况、问身体状况、问思想动态,看精神状态、看操作规范、看安全装备;个人层面推行“安全承诺制”,每位职工上岗前签订当日安全承诺书。今年以来,已累计排查薄弱人员237人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实现“零带病上岗”目标。
战“秋汛” 守牢防汛阵地
“气象台发布黄色预警,请立即启动三级响应!”8月6日7:00,调度指挥中心值班员张成雯接到预警后,3分钟内完成应急指令下达。这是该矿防汛应急体系高效运转的生动写照。
该矿持续强化雨季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从部署到执行无缝衔接,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为构建“气象信息即时推送、预警等级快速研判、应急指令精准传达”的闭环机制,该矿严格执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制度,安排专人紧盯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一旦发生暴雨、雷电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缩短响应时间,确保各类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响应、早处理”。
降“秋温” 把牢设备安全
在35KV变电所,机运工区值班员肖秀梅正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开关柜温度。“这套智能巡检系统能实时监测设备体温,发现异常自动报警。”她介绍道。
针对机电设备“秋老虎”考验,该矿以“紧盯重点、严查隐患、精修设备、压实责任”为核心,从现场点检强化、运行工艺优化、日常维护细化三个维度发力,组织专业人员对供电设备、现场电器及仪表开展拉网式排查,常态化推进设备除尘、润滑等保养作业,为“高温作业”的设备精准“降温祛暑”。同时创新推行设备健康管理模式,通过“早确诊隐患、早治疗故障、早消除缺陷”的“三早”机制,从源头避免设备因长时间满负荷运转引发的安全风险,让每一台设备都远离“中暑”困扰。8月份以来,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35%。
稳“秋收” 抓牢生产安全
该矿围绕“八大行动、四项整治”,把诊断帮扶成果与各项工作落实相融合,健全完善双防系统应用管理制度,细化使用要求,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规范双防系统使用和生产安全信息管理,每日对各类隐患信息录入情况督导检查,早会进行通报。
常态化推进区队长话安全、技术主管讲知识、支部书记寄亲情、安全故事“微宣讲”、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切实将安全教育培训从“被动合规”向“主动赋能”转变。针对重点岗位、特殊作业、关键环节,按照“科学、简练、实用、有效”原则,分工种、分岗位制定安全确认标准,压实区队长、班组长、岗位人员现场安全自主管理责任,规范现场作业评估确认流程,着力构建标准明确、流程规范、按章作业的岗位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