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兖矿能源鲁南化工为改变检维修队伍分散、外委项目占比高的问题,通过整合资源,组建了检维修中心,打出一套“攥指成拳”的改革组合拳,实现自主检修节支创效。
队伍“合”起来:从“零散作战”到“协同攻坚”
鲁南化工针对原有设备检维修队伍分散于各个车间、专业力量难以形成合力的短板,果断实施重组整合,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新成立检维修中心,整合各车间部分设备技术人员和全部检维修工人统一管理,改变了“点多面广、资源分散”的弊端。检维修中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集聚效应,在压减岗位定员的同时,组建起特殊工种、大机组检修等专业化队伍,为业务自主承接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竞争上岗,12名经验丰富的班组长和26名设备包区组长走马上任,撑起了基础管理的“四梁八柱”。这一举措不仅理顺了管理架构,更让检维修力量发挥出叠加效应。
“我们发挥人员协同的优势,组建了防腐保温等专业队伍,以前得花钱请外面的人干,现在自己队伍就能干。”检维修中心主任何冰说,整合不是简单的“人员搬家”,而是让检维修力量从“各自为战”变成“协同作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技能“强”起来:从“向外依赖”到“自主攻坚”
“以前看见压缩机、汽轮机检修就犯怵,大型机组检修总依赖厂家,光服务费一年就得不少钱。”检维修中心副主任陈明坦言,整合初期大家心里也没底。
检维修中心以“减少外委、提升技能、创造效益”为核心目标,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通过组建管焊钳专业攻坚小组,目前已自主实施醋酸丁酯储槽配管、热电凝液回收等11项技改施工;成功攻克合成压缩机、热电汽机等大型核心设备自主检修难关,核心技术自主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高效调配检维修中心力量,先后完成一体化装置、聚甲醛、醋酐等多套装置检修任务,以内部协同替代外部依赖。据统计,仅减少外协施工一项,实现节支创效过百万元。
“上次组织聚甲醛装置检修,我们3天完成了原本需要外委队伍5天才能干完的活,还省了12万元的工时费。”刚从现场回来的检维修中心党支部书记马士亚抹了把汗,脸上透着自豪。
效率“提”起来:从“劳逸不均”到“人尽其用”
“以前班上8个人守着一套装置,有忙有闲不均衡。现在实行动态调配,哪忙就往哪补,人虽少了,活却干得更顺了。”在检修一线干了36年的老员工李立新感触颇深。
检维修中心创新构建"动态管控、协同作业"机制,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配力量,当装置检修任务繁重时,先从分区内调配人员,不足时其他班组“搭把手”,形成了资源共用、相互补位的格局。这一机制大幅提升了劳动效率。7月已压减外部保运人员60人,下一步计划再压缩30人,真正实现了"人尽其用、减员增效"。
面对严峻市场形势,鲁南化工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整合资源,以“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攻坚克难,不仅收获了真金白银的效益,更锻造了自己的检维修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