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煤矿全面推行“地面安全巡查网格化扫码”工作模式,为传统安全巡查注入智慧动能。巡查人员只需手机一扫,网格信息、隐患详情、处理进度尽在掌握,安全管理迈入精准、高效、闭环的新阶段。
网格“掌上管”,责任一键达
“每次安全巡查后,都会收集大量的纸质版记录,这些记录会经过分类、整理、确认、录入、打印等层层梳理,耗时费力又容易出错。”面对“纸张填报-人工处理-电话督促”的传统巡查模式,安全监察部地面安监员刘师傅头痛不已。
为解决传统巡查方式存在的纸质记录繁琐、流程复杂低效、信息掌握滞后、数据真实性存疑等问题,该矿构建了数字化网格巡查体系,将辖区精细划分,科学设置38个巡查扫码点,每个地点生成专属“数字身份证”。巡查员深入责任网格,发现隐患后立即扫码,通过移动终端快速录入隐患位置、类型、现场照片等关键信息,系统自动关联网格基础数据和责任主体,确保任务精准推送、责任直达个人。
流程“线上跑”,处置加速度
8月5日,生产服务中心张利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隐患后,通过扫码直接拍照上传,系统自动推送至责任人,并跟踪整改进度,形成“发现—上报—整改—验收”闭环。
现在安全巡查实行“一地一码”管理,和数据库直接对应,实现安全隐患“现场扫码-一键上报-在线跟踪”的革命性转变,系统设置的GPS自动定位功能,确保图片实时录入,既精准展现问题状态,又杜绝“闭门造车”现象。据统计,新模式运行以来,平均隐患上报时间缩短约50%,人均每日节省书写记录时间约0.5小时,安全隐患整改及时率较以往大幅提升。
数据“云端汇”,闭环硬支撑
小小二维码不仅使安全隐患排查更精准高效,在安全闭环管理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系统隐患整改通知、复查要求、完成反馈均可在线流转、留痕,责任单位即时接收整改指令,处理过程可实时上传图文反馈,形成“巡查-上报-分派-整改-复核-归档”的完整线上闭环。
为使每一次扫码巡查都沉淀为宝贵的结构化数据,该矿通过地面网格化的智能巡查与隐患管理系统对隐患类型、高发区域、处置时效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生成可视化报表。管理人员可清晰掌握辖区安全态势,精准识别薄弱环节,为优化巡查路线、调配资源力量、制定预防性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智防”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