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杨村煤矿坚持以“六精六提”管理理念为指导,持续深化节支降耗、修旧利废等工作,通过创新管理举措、优化作业流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精准管理提质效 修旧利废见真章
该矿运搬工区修订完善《材料备件修旧验收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创新实施“433”考核机制(每日汇报、每周落实、每季评比),由区长任组长的考核小组对材料管理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通过健全“计划-领用-回收”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材料管理“底数清、计划准、消耗明”的标准化运作。
该工区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对四采斜巷巷道设计进行优化升级,节约材料及人工费用10万元;创新采用单轨吊替代传统地轨运输,月均节省运营费用3万元。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一项目一方案”管理标准,通过集体论证和现场勘测双重把关,确保每个技术方案都实现效益最大化。
精优作业促转型 技术创新降成本
该矿积极推进机电装备升级,利用技改费用对副井提升系统进行改造,对中央泵房、十采泵房进行改造,建设泵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地面压风机进行改造,建设压风机智能恒压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快推进南副巷主运胶带运输机升级改造工作。
以节约用电、降低成本为目标,调整优化生产组织,突出抓好用电总量、原煤生产综合电耗成本“双控制”,严格落实“避峰填谷”用电措施,谷期排水、峰期检修,确保峰谷用电量控制达到最优。
同时,机电管理部联合运营管理部(市场化运营中心)积极组织回撤闲置16、25、50、70平方橡套电缆各500米,分类盘放机电设备库闲置电缆。对四通接线盒、三按、双按、语通等五小电气开展集中维修,维修语音声光信号器、低压电缆接线盒、控制按钮各约120件,确保正常周转使用。一季度,废铁、废旧油脂处置累计30万元。
精心组织强协同 全员创效结硕果
该矿生产服务中心坚持“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的原则,在物资回收复用方面下足功夫。机电修班组设立分类回收箱,对旧螺栓、平垫等小型零部件进行专业修复后重新投入使用;机修厂、木厂定期组织人员赴回收队和原洗煤厂,对上井的旧钢梁、管件、道木等物资进行回收加工。通过建立完善的废旧物资修复利用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在能源管理方面,该单位推行精细化管控措施,根据季节变化动态调节洗浴热水温度,科学控制在40-45℃区间,既保障职工需求又避免能源浪费;实行供电照明包机责任制,专人负责根据昼夜时长及时调整路灯开关时间;严格执行“避峰填谷”用电策略,充分利用电价差降低用电成本。
机修厂机加工车间以“零返工、零失误”为目标,通过“三严格”确保加工质量:严格图纸会审,主动对接采掘辅助单位进行技术交底;严格工艺标准,对每道工序实施全过程质量管控;严格考核机制,将加工质量与绩效挂钩,多措并举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