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杨村煤矿深入践行“六精六提”管理理念,以智慧为笔、以创新为墨,全力推动运输工作提质增效,绘就了一幅现代化矿山运输的新画卷。
精细管理 提升运营效能
该矿从制度优化入手,全面梳理运输作业流程,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对司控道岔、锂电池单轨吊、猴车运行以及物料与人员运输任务的精准管控。这一系统如同“智慧大脑”,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依据生产需求智能分配资源。系统投运以来,锂电池单轨吊空载率降低40%,猴车运行效率提升35%,运输调度更加科学高效,为矿井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准操作 提高设备利用率
该矿高度重视职工技能培训,特别是智能化设备的规范操作,通过定期组织技能比武,职工实操水平持续提升,司控道岔远程集控操作更加精准,锂电池单轨吊和猴车运行也愈加规范严谨。目前,运搬工区设备故障率下降50%,维修成本同比减少45%,设备运行稳定性显著增强,有力保障了运输任务顺利执行。
精确核算 严控成本支出
该矿修订完善《材料备件修旧验收管理规定》等制度,创新实施“433”考核机制,由区长任组长的考核小组对材料管理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同时,构建“计划—领用—回收”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材料管理“底数清、计划准、消耗明”,确保每一笔支出清晰可控。积极践行“能自修的不领新、能加工的不购置、能复用的不报废”原则,通过拆解修复报废电机车等措施,年节约资金6万余元。
精美工程 打造标准化示范
该矿建立“网格化、实名制”包保责任体系,推动标准化工作迈向“日常化、精细化”。重点打造的四采标准化轨道“精品工程”,成为工区闪亮名片,并逐步向内部管理延伸,实现空间上360度无盲区、时间上24小时动态达标,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精准创新 激发发展活力
该矿开发出“运输需求智能匹配系统”,通过分析运输记录、构建多维度匹配模型,实现不同部门运输任务的“拼单配送”,车辆满载率由67%提升至89%,月均减少空驶里程1000公里,“滴滴式调度”成为工区新名片。此外,由电工维修员、技术员和机械维修员组成的突击队,成功攻克六采区智能斜巷运输系统,大幅提升斜巷运输安全水平。
精英团队 凝聚奋进力量
该矿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与技能竞赛,培养出一批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骨干职工,运搬工区运输班司机张磊总结的“三检三测”工作法,有效避免多起安全事故,已成为标准化操作流程;电车维修班班长胡永波设立“旧件改造台”,使废旧零件重新“上岗”,充分展现职工创新智慧。这些优秀代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凝聚全员奋进合力,为工区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据悉,该矿通过“六精六提”管理与智慧赋能,在运输管理、设备操作、成本控制、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六精六提”理念,积极探索智慧化发展新路径,为矿井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