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培训如何打破“填鸭式”瓶颈?鲍店煤矿洗选发运中心以“微课堂”为抓手,精准对接岗位需求与职工特点,用“短、新、活”的培训模式点燃学习热情,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技能,为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注入新活力。
指尖“微阵地”,碎片时间巧利用。“打开钉钉群,就能学技能”。该中心组建覆盖全员的钉钉“微课堂”交流群,将职工在生产中总结的工作技巧、标准化操作流程制作成“微课程”,实时分享至群内。同时,安全生产新要求、设备运维“瓶颈”破解要点等内容也同步更新,让职工随时掌握一线动态、补充新知识。遇到技术难题,职工可在群内随时提问,通过互动交流碰撞思路、分享心得,实现“按需取料”“即时加餐”。这种依托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职工在工余间隙就能轻松“充电”,大幅提升了培训的普及率和时效性。
现场“微互动”,实战练兵强技能。“走到哪学到哪,干什么练什么”。为让培训更贴生产、更具实效,该中心鼓励基层班组创新形式,将“微课堂”搬到生产现场。“班组小课堂”灵活开讲,结合实时生产需求,由技术能手现场传授经验,“能者为师”共学共进;现场考核随机出题,走到设备旁就问操作规范,遇到工序就讲注意事项,让学习与生产无缝衔接。每月邀请专业技术骨干开展“跨岗问答”,鼓励职工打破岗位界限提问交流,全面掌握多岗位技能,有效解决了业务上的“短板”与“偏科”问题。从集中培训到导师带徒,从技术比武到现场实操,多样化的“微时间”学习让技能提升融入日常。
定制“微提升”,新人成长加速度。针对岗位人员调动情况,该中心为“新人”量身打造培训计划,开设“专属小灶”:先从基础理论入手筑牢根基,再通过实操训练强化技能,分阶段系统培训并严格考核。对试用期内考评优异的职工,实行提前转正激励,极大激发了新人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其快速适应岗位、独当一面。如今,“微课堂”已成为洗选发运中心职工成长的“助推器”。从指尖学习到现场练兵,从共性提升到个性培养,灵活高效的培训模式不仅推动了职工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更筑牢了安全生产的技能防线,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