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鲍店煤矿机运工区紧扣“提升专业技能、筑牢安全防线”主题,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比武活动。本次比武设置“钢丝绳钩头搭接”与“胶带机司机故障判定与参数设置”两类实操项目,吸引了工区各班组的42名技术骨干同台竞技。选手们以精湛技艺展现了新时代煤矿工人的专业素养与拼搏风采。
精心筹备,搭建技能比拼“大舞台”
为确保比武的专业性和实效性,该工区专门成立比武筹备小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机运设备操作规范》等标准,反复研讨制定竞赛方案。
赛程设置既注重基础操作的规范性,又突出应急处置的灵活性;评判标准方面,细化出12项评分指标,涵盖工具选用、操作步骤、安全防护、完成质量及用时效率等环节。评审团由该矿机电管理部技术专家和机运工区资深技师组成,全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赛前,该工区还组织参赛选手集中培训,重点讲解操作难点与安全注意事项,为比武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台竞技,展现匠心实干“真功夫”
“插钩头就是矿工的‘生死扣’。插得好,人、车、货平安;插得歪,断绳跑车没商量。”有着20年工龄的张师傅一边用尖锥扩充钢丝绳空间,一边向观摩的年轻职工讲解要点。评审团成员手持评分表,紧盯操作细节,实时记录每位选手的技能熟练度和安全规范执行情况。
胶带机司机故障判定与参数设置项目现场同样气氛热烈。工作人员提前设置了传感器失灵、速度参数异常等常见故障及胶带连锁控制等题目。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观察运行状态、查看仪表数据等方式精准判定故障,并完成参数调试与排除操作。
“这简直是在电脑上‘绣花’。”参赛职工冀振波一边操控面板一边感叹。只见他手指翻飞,输入转矩补偿系数、设置联控参数、恢复保护功能,凭借丰富经验,仅用12分钟就完成全部诊断与处理,其精准判断和娴熟操作赢得评审团一致认可。比武过程中,年轻职工认真观摩、记录要点,现场俨然成了一堂生动的“实战教学课”。
以赛促升,激活安全生产“新动能”
经过笔试理论、现场实践的激烈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共12名,并召开总结交流会。会上,评审团针对比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点评,获奖选手分享操作技巧与经验心得,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比武不是摆擂台,是搭平台。把隐患当考题,把现场当赛场,才能真正把‘零事故’写进每一道工序。”机运工区区长周琛表示,将以此次比武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技能培训与竞赛机制,定期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攻关”等活动,鼓励职工钻研业务、提升技能,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机运队伍,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参赛职工纷纷表示,通过比武既认识到自身不足,也激发了学习热情。“今后我要多向老师傅请教,加强实操练习,争取下次取得更好成绩,并把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全力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青年职工张举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