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兴隆庄煤矿:“严”值拉满 安全底色更鲜明

作者: 范凤霞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4日

“安全帽带子一定要系紧,井下作业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在兴隆庄煤矿综采一区早班班前会上,班长王师傅拿着安全手册,再次强调作业规范。兴隆庄煤矿紧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核心,以“严育意识、严抓责任、严管细节、严督执行”为着力点,将“严值”拉满至全流程,用“实打实”的举措织密安全防护网,让“严”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严育意识:让安全思维“入脑入心”

“这起顶板事故的根源,就是职工存在‘差不多’心态,没按规程检查支护情况……”在兴隆庄煤矿机电工区安全警示教育会上,安全员正结合典型事故案例,为职工开展“沉浸式”教学。

该矿摒弃“照本宣科”的传统教育模式,打造“多维立体”的安全宣教体系。利用VR技术搭建“井下模拟作业场景”,让职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违规行为的后果,强化风险认知。定期邀请安全标兵、老矿工开展“井下安全故事会”,结合自身经历讲解违规操作的危害;针对新入职员工,开设“师徒结对”安全课堂,不仅传授设备操作技能,更手把手教应急逃生、隐患识别技巧,确保每一名员工都通过“安全理论+实操考核”双重检验。同时,利用广播、井口电子屏、班组微信群等平台,每天推送安全小贴士、政策法规,让“安全弦”时刻紧绷在职工心中,推动安全意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

严抓责任:把安全担子“压实压牢”

“我承诺: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不违章指挥、不违规操作,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为避免“责任悬空”,该矿推行“包保责任制”,领导干部带队深入采掘头面、回风巷等地点靠前指挥,现场督办隐患整改,确保“措施不折不扣落地”;班组长实行“班前安全交底、班中安全巡查、班后安全总结”制度,确保作业全程可控;一线员工签订《岗位安全承诺书》,将“设备检查、操作规范”等责任细化到个人。

此外,严抓安全考核问责,建立“责任追溯机制”,实行“一事故一分析一处理一通报”,强化典型问题通报剖析、问责警示,加大反向追责力度,实现追责率100%,让“人人扛责、事事尽责”成为常态。

严管细节:把安全漏洞“堵严堵实”

“瓦斯传感器数值波动0.02%,虽然在安全范围内,但必须立即校准,不能有丝毫马虎!”监测员王师傅紧盯屏幕,对细微数据异常“零放过”。“煤矿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该矿将“严管”聚焦于每一个可能的风险点。 

针对井下作业环境复杂的特点,围绕采煤工作面、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各环节,细化检查标准,明确数值、频次、状态等,确保检查标准有依据、可操作、能追溯,“小隐患”早发现、早处理。聚力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围绕顶板管理、冲击地压防治和防灭火、防治水等工作,严格落实灾害防治“一面一策”管理举措,动态排查隐蔽致灾因素情况,及时补充完善治理措施,提升重大灾害防治成效。持续推进“四个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违规电气焊、有限空间、高处坠落、外施工作业等特殊施工的整治力度。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聚焦“畅通生命通道”,深入排查整改封闭安全出口、占堵消防通道等突出问题,每天对井口联合建筑、高层公寓、35kV变电所等重点消防部位开展检查,确保地面消防安全。

严督执行:让安全制度“落地见效”

该矿根据“行业共性+矿井个性”思路,编制了以岗位责任卡、风险告知卡、操作流程卡、安全监护卡、应急处置卡、岗位警示卡、能量隔离卡和标准化项目固化卡为主要内容的93个岗位“明白卡”,指导职工规范操作。

为杜绝制度“挂墙上、落不下”,该矿组建由安监、生产、技术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不定期深入井下作业面、地面机房等关键区域,对照安全规程逐项核查。督查中坚持“零容忍”:对违规操作的员工,除当场批评教育外,还纳入月度考核;对整改不力的班组,取消当月评优资格。同时,每周召开“督查问题通报会”,梳理共性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形成“督查—反馈—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确保安全要求落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

在兴隆庄煤矿,“严”已成为全员共识:从井口的安全检查到井下的规范操作,从管理层的责任落实到员工的细节把控,每一个环节都透着“严”的态度、“实”的行动,以“严值拉满”的担当,守护着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为矿井安全发展注入“兴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