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焦化以全面提升设备装置综合效率为目标,以“机电走线、现场打造、模块运行”为抓手,持续提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全方位提升设备管理体系,从根本上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为设备稳定运行筑牢坚实屏障。
精雕机电走线 筑牢设备安全“防护网”
“机电走线是设备稳定运行的‘生命线’,必须用‘硬标准’守住‘安全线’。”该公司机电管理部负责人强调。
将机电走线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任务,常态化推进落地,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量身编制精细化管理清单,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体系,为走线工作划定“硬标准”;聚焦大型机组、设备润滑、特种设备、安全联锁、皮带除尘系统等关键领域,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精准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间、责任人,确保问题100%整改;推行“周通报、月评价、回头看”管理机制,配套考核与奖励并行激励政策,推动机电走线标准化成果长效保持,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307项,所有问题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整改完成,整改完成率达100%,为设备稳定运行筑牢坚实防线。
抓细现场打造 构建高效运行“生态圈”
以现场打造为抓手,多维度开展现场提升工作,着力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设备运行环境。从点检标准卡上墙、“六源”治理、现场目视化等关键环节入手,针对每台关键设备的特性,量身定制图文并茂的标准作业卡,将复杂操作规程拆解为清晰步骤与明确标准,让操作更精准、效率再跃升;通过颜色区分、标识标注等目视化手段,直观呈现设备运行状态,实现管理过程透明化、高效化、可视化。截至目前,累计完成55台套设备打造,组织7次标准化评价打分,共计发放机电专项奖励4.3万元,充分激发各单位推进现场规范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细化模块运行,激活设备管理“新动能”
“以往设备出了故障才维修,现在通过精密点检提前预判隐患,维修效率提高了,停机时间也少了!”谈起设备管理模式的变化,该公司维修班长深有感触。
打破“重维修、轻预防”模式,结合TPM管理体系优势,从“精密点检、故障管理、预防性维修、维修工程管理、备品备件管理”五个维度,实施模块运行精细化管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精密点检系统,强化设备运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监控关键设备的振动、温度等参数,异常数据及时推送责任车间,实现“被动维修”向“主动预测性维护”的质变,提前消除设备隐患;将复杂设备分解为若干功能模块,详细记录易损件、核心部件的运行时长与故障情况,为备件精准采购、及时更换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减少库存资金占用。1-8月份故障次数10次,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28.57%,设备综合效能实现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