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兴隆庄煤矿:“三招”直击关键 “效能”直接拉满

作者: 范凤霞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8日

兴隆庄煤矿将班组建设作为夯实安全根基的核心抓手,构建起“学训考闭环赋能、党建+监督双驱、放权+文化激活”的一体化工作体系,把安全管理、技能提升、文化建设深度融入班组日常运营,推动区队管理从“行政命令”向“自主赋能”转型升级,为矿井安全生产筑起坚实屏障。

“学训考”闭环赋能 夯实安全技能根基

班前会不仅是任务部署的“传声筒”,更是安全警示教育的“主阵地”。该矿以常态化学习机制为依托,打造全周期职工能力提升体系。

日常学习常态化:每日利用班前班后会开展“一题一案例”学习,通过知识点强化与事故案例警示,筑牢职工安全思想防线;专项培训系统化:每周邀请区队管理人员聚焦生产实际,拆解技术难点、梳理操作要点,开展针对性培训;考核评测闭环化:每月组织学习内容专项考试,每季度进行综合能力评测,形成“学-训-考”完整闭环,确保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技能要点熟练掌握。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该矿创新培训模式,实现“精准滴灌”。推行“订单式培训”,以“一规程五细则”、避灾路线演练、自救器实操等实用内容为核心,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切实提升培训实效;为班组长“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开设专题技术讲座,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外部专家+内部骨干”“集中授课+业余自学”的“三结合”培训法,强化其专业技能、管理能力与文化素养,推动班组长从“业务能手”向“管理行家”转变;搭建技术比武、安全知识竞赛、班组长论坛等交流平台,营造“互学互鉴、互帮互享”的浓厚氛围,激发职工提升技能的主动性。

“党建+监督”双驱 织密安全生产网络

该矿将安全理念融入生产各环节,以党建为引领、以监督为保障,激活班组安全管理效能。

隐患排查精准化:设立班组专职安全员,严格落实“一人一机一卡”设备包机制度,通过“五五”安全风险评估、“三位一体”现场评估、工作单元操作流程票等手段,对现场隐患实时排查、精准管控,每日将整改情况详细记录《隐患自查自纠台账》,实现隐患治理“透明化、可追溯”;党建引领实效化:以每月安全主题活动为抓手,推动支部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与班组安全工作深度联动,打造“党建+班组安全”特色品牌,让党员成为安全生产的“排头兵”“守护者”。

为压实岗位责任,该矿推行“可视化+动态化”监督模式。在施工现场实行“臂章+帽贴”标识管理,明确班组长、轮值安监员、安全监护人、施工负责人的职责边界,推动班组成员从安全“旁观者”“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通过“零点行动”、干部走动管理、随机抽查等方式,动态检查作业现场、设备状态及安全薄弱环节,提升职工风险辨识能力,守住安全生产首道防线。

“放权+文化”赋能 激活自主管理活力

该矿通过“放权+文化”双轮驱动,激发班组自主管理活力。

管理权限下放:将“安全管理、生产组织、岗位调配、考核分配、请销假审批、先模推荐”六项核心权利交予班组,充分调动班组长自主管理的积极性,鼓励班组实现“行为自我约束、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纠”,推动区队管理从“指令式”向“沟通服务式”转型;

文化建设凝心:以“亲情+荣誉”为纽带凝聚人心,打造全员幸福墙、班组理念文化墙、全员荣誉墙,用“亲情牌”唤醒职工安全意识;在井下生产现场设立安全自主管理标准化器材库、主题安全展板,强化目视化管理;推行班组长“带徒授艺”机制,实行“徒弟提升、师徒同奖”,激发“传帮带”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同时,该矿严格落实班前会安全警示制度,针对作业环境变化、季节安全风险开展针对性提醒,规范班前劳保穿戴检查、班中隐患排查记录、班后规程复盘总结流程。通过精准复盘上一班生产情况,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主体,细化本班任务分工,确保安全管控“无死角、无盲区”。

体系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举措,使班组成为安全生产的“坚固堡垒”,不仅大幅提升了班组的安全自主管理能力和现场安全可控度,更培育了特色鲜明的班组安全文化,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