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洗选发运中心按照“奋楫走在前 挺膺新担当”的要求,树起降本增效责任,将成本意识融入日常管理,以“六精六提”为抓手,构建起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的成本管控责任链条,在车辆燃油、车用配件、人工效率等关键成本上精打细算,深挖内潜。
责任压实,成本意识入脑入心。他们成立成本管控领导小组,制定清晰成本目标并将其层层分解到班组、岗位(单车)。签订责任状,将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内容,与个人绩效收入紧密挂钩,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事事讲求效益”的工作氛围。同时,构建常态化成本分析机制,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深挖数据根源背后的问题根源。
精准发力,成本环节严控细管。聚焦成本核心要素,针对20吨排矸车辆、装载机及上路车辆燃油高耗浪费顽疾,精准施策。在煤场装车环节,消除“等待+低效”浪费,聚焦装车过程中的时间、设备空置浪费,通过流程优化提升效率;在上路运输环节,消除“能耗+空驶”浪费,规避施工路段、拥堵路段。持续优化劳动组织和作业流程,科学配置岗位人员,强化技能培训和“一岗多能”培训,提升职工驾驶操作熟练度和安全操作多车型技能。推行岗位兼并、合理兼职,严控非生产性用工,实现人力成本最优化配置。
管控升级,变废为宝。坚持“能用旧的不领新的、能修复的绝不废弃”的车辆材料领用原则,着力抓好修车材料现场管理、跟踪管理,建立修旧利废材料回收台账,对废旧材料、配件及小零件实施专项回收,进行修复再利用,扩大自主修复范围,确保可修复的物资不被报废,可自行修复的不外购。对超额领用和浪费的班组及个人(单车)进行月度排名,排名末位的班组、个人在月度会上进行说明,实施逆向考核。同时,通过多维度引导,让“精打细算”融入日常工作,职工从 “要我节约”转变为“我要节约”,生产流程从“粗放运行”升级为“精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