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利废是矿井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鲍店煤矿紧紧抓住“修旧利废 节支降耗”这一关键,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向职工讲清成本管控与矿井发展的关系,大力倡导“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引导全员养成“精打细算、精收细作、颗粒归仓”的行为习惯。
该矿通过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复用机制,下发《修旧复用及报废处置管理办法》,明确“先修复、再利用、后报废”的处置原则,细化分类回收、鉴定评估、修复验收等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形成闭环管理。同时,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修旧利废成效显分级分类进行奖励,激发基层单位和职工参与积极性。
“对于一些可以修复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保险等,我们展开了细致入微的修复工作。让这些“报废”的电子设备重新恢复正常,节省大量的电子元件采购成本。”在该矿机运工区,一场以“修旧利废”为主题的降本增效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该区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标杆单位精益化建设案例,通过制定方案、统筹安排,从维修班组到机电班组,从电修工到机修工,每位职工满怀热忱,积极投身其中,深入排查设备运行中的可修复部件,建立修旧利废台账,实行闭环管理,确保每一件旧件修复有记录、使用有去向。同时,将修复后的元器件应用于皮带保护系统、照明电路、井下排水系统管路修复等日常维护工作中,真正把“细功夫”转化为降本“大效益”。
“在五采四皮延伸段胶带更换期间,我们自主研制 “固定式胶带切割” 装置,将1400余米旧胶带改造再利用,节约重新购买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100余万元。”该区区长周琛说到。
在该矿“修旧利废大户”生产服务中心,他们以“颗粒归仓”为目标,自我加压,细化回收修复流程,严控修复质量,对各类废旧物资分类建档、精准施策。将形势任务教育作为行动的先导,充分利用班前会、专题学习会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员工深入宣讲当前严峻的经营形势和降本增效的紧迫性。通过持续灌输“节约等同增收,修旧就是创效”的价值理念,深化对“捡起来的是效益,省下来的是利润”的认识,真正将节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该中心从源头抓起,着力提升分拣环节的精准度。优化人员组合,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队,指导转岗职工对回收的各类物资进行精细化分类、专业鉴定和严格筛选,确保所有具备修复价值的零部件“应捡尽捡”。制定清晰的分拣标准,明确“可修复”、“可拆解利用”、“需报废”三类物资的判别规范,大幅提升了分拣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让每一件废旧物资都能找到最优化、最高效的再利用路径。
“我们还积极鼓励职工技术革新,组织成立攻关小组,集中力量对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突破,不断拓展修复范围,提升修复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再利用价值,持续挖掘降本潜力。”该中心主任林伟立说到,三季度,生产服务中心累计修复回收各类物资3000余件,实现降本增效近三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