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出一套“严管+厚爱”的安全管理“组合拳”——既用“铁手腕”织密防护网、拧紧责任链,又以“暖温度”激活全员主动性,让安全生产的“平安底色”愈发鲜亮。
激活班组“小细胞” 人人变身“管理者”
安全管理的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员工。兴隆庄煤矿从“被动管控”转向“主动自治”,把安全责任精准传递到每个“神经末梢”。
责任清单“划重点”:为全矿所有岗位定制“安全责任清单”,将操作规范、风险点、应急处置流程一一列明,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彻底杜绝“模糊化责任”,让员工上岗就有“明白账”。班组自治“赋实权”:赋予班组自主管理权限,支持其独立开展安全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演练。每周由班组骨干牵头开设“安全小课堂”,结合近期典型案例拆解风险;发起“隐患随手拍”活动,发现问题后自主定方案、盯整改、促闭环,推动员工从“要我安全”的执行者,转变为“我要安全”的管理者。绩效激励“树导向”:把班组安全指标与个人薪酬、评优评先直接挂钩——连续达标班组拿专项奖励,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个人及时约谈整改,“奖优罚劣”的导向让安全责任扎根日常。擂台比拼“燃氛围”:持续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活动,通过层层打擂,选拔“零隐患、优表现”的“系列擂主”和“比争之星”,在全矿掀起“人人想参赛、个个争先进”的热潮,让规范操作成为自觉。
五级闭环管到底 隐患无处可藏
安全无小事,督查要“较真”。兴隆庄煤矿构建全链条考核体系,用“硬约束”守住安全底线,让责任落实既有“面子”压力,更有“里子”触动。
五级体系“全覆盖”:建立“矿井-部室-区队-班组-职工”五级责任体系,通过“预测风险、识别隐患、制止违规、记录台账、分析根源、考核问责”全流程动作,形成管理闭环,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盯、有人管。积分管理“明奖惩”:推行行为隐患积分制,每周分析、每月考核,对基层区队排名公示,对管理人员“奖优罚劣”——排名靠前的区队有荣誉、有激励,落后的则要“红脸出汗”,直接关联团队与个人的“面子”和“里子”。诚信档案“立标杆”:为每位职工建立“安全诚信积分卡”,将行为规范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先树优直接挂钩。安全表现好,“诚信档案”就是个人信用的“金名片”;若有违规,不仅影响评优,还会被重点督导,全员安全敬畏感显著提升。隐患报告“发红包”:制定《排查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流程、标准一目了然。鼓励员工当“安全哨兵”,主动发现并报告隐患,不仅能拿现金奖励,还能为集体安全“立功”,让“安全吹哨”成为全矿新风尚。
激活“宣教明理”一池水 让安全意识“润物细无声”
安全意识要入脑,更要入心。兴隆庄煤矿跳出“说教式”宣传,用员工听得懂、乐于接受的方式,把安全理念送到岗点、融进生活。
多载体“广覆盖”:依托广播、矿内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安全专栏,定期推送安全知识、警示教育案例,让员工在班前班后、休息间隙都能学安全、知风险,筑牢思想防线。接地气“送上门”:组建“美好宣传队”,用“三句半”、安全主题朗诵、趣味宣传页等形式,把枯燥的安全规范变成鲜活的文艺节目,送到班组、岗点,让员工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安全要点。亲情牌“牵人心”:在宣传中融入亲情元素,向一线职工讲清“安全是全家福的底线”——用父母的叮嘱、夫妻的牵挂、儿女的期盼,牵住安全意识的“牛鼻子”,让“为家人守安全”成为内心自觉。常警示“敲警钟”:推行“每周一案”警示教育,要求管理干部带头反思、带头讲安全;在井下岗点、区队会议室悬挂48块“岗点事故警示画板”,让员工“天天看、时时记”,用视觉冲击强化警惕心,时刻绷紧安全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