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兴隆庄煤矿:一张立体防护网 三道安全“硬屏障”

作者: 范凤霞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5日

为切实守牢安全底线,兴隆庄煤矿聚焦责任落实、风险防控、文化建设三大核心,以系统化、立体化管理体系护航矿井高质量发展,让安全底色更亮、发展步子更稳。

织密责任网络 实现管理“无死角”

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该矿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安全管理不悬空、无盲区。

分级覆盖,压实管理责任:下井带班管理人员化身“移动哨兵”,每3天对全部作业地点进行“地毯式”巡查,确保一线动态实时掌握;副总及以上管理人员聚焦分管领域,每月完成一次“全范围”检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消除失管漏管风险,尤其加强边远地区管理,让安全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重点攻坚,强化风险管控:组建“防火专项工作组”,针对易燃易爆仓库、配电室、井口联合建筑等重点区域开展“靶向治理”。通过严查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消防通道堵塞等行为,将防火措施从“纸上规定”变为“现场行动”,切实筑牢重点区域的安全“防火墙”。区队发力,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压实区队班组主体责任,大力推广岗位“六必知”和“明白卡”,让每位职工清晰掌握岗位安全要点;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岗,争做本质安全人”活动,同时将行为隐患管控与安全不放心人管控“双管齐下”,充分发挥班组长、安全监护人的“前沿哨兵”作用,通过高质量隐患分析与帮教,引导职工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安全”转变。

聚焦灾害治理 打造防控“硬屏障”

灾害防治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超前治理”的原则,以科学举措抵御安全风险。

精准施策,推进普查治理:聚力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与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围绕顶板管理、冲击地压防治、防灭火、防治水四大核心工作,严格落实“一面一策”管理举措。通过动态排查隐蔽致灾因素,及时补充完善治理方案,让每一处隐患都“早发现、早处置”,切实提升重大灾害防治成效。对标提升,补齐发展短板:各专业建立“走出去、引进来”常态化对标机制,既组织人员系统学习兄弟矿井的先进经验,更精准聚焦自身薄弱环节,量身定制专项提升方案。通过构建“学标—对标—达标—创标”闭环管理体系,将外部经验转化为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灾害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深化标准建设 激活安全“新动能”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非一日之功,该矿以“持之以恒、细节把控”为导向,推动标准落地、文化扎根,让安全理念融入生产血脉。

细化执行,让标准成为习惯:以《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为根本遵循,将标准拆解到每一个作业环节、细化到每一处设备设施——从井下巷道的支护间距,到地面设备的维护频率,都有明确规范可依。通过“手把手教、点对点查”,引导职工将标准内化为行动自觉,真正实现“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创新思维,让文化浸润人心:在严格执行规程标准的基础上,该矿注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刚柔并济”,深化“兴隆鼎”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长廊、亲情帮教座谈会、职工家属开放日等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让职工从“要我安全”的被动要求,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主动追求,让安全文化成为矿井发展的“软实力”。活动赋能,让意识入脑入心:扎实开展“八大行动”“四项整治”,对照上级年度治本攻坚清单,将任务细化为“可操作、可落地、可见效”的任务单与责任状,明确时间节点、压实责任到人,确保交出“进度达标”的成绩单,更交出“质量过硬”的满意卷。同时,有序推进安全教育“十个一”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区队长安全访谈、安全扫码答题、“我为安全做代言”演讲等多样化形式,让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位职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此外,该矿还着力打造标准化精品示范区,建设覆盖井上下49个精益化示范点,以“点上出彩、线上结果、面上开花”的思路,让标准化建设从“样板间”走向“全景图”。同时,牢固树立“严要求、严标准、严警示、严防范、严监督、严考核”的“六严”管理理念,将标准化要求贯穿生产全流程,以严苛标准倒逼责任落实、以精细管理守护安全发展,为矿井长远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