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杨村煤矿:拧紧“节约阀” 深挖“效益泉” 打好经营“金算盘”

作者: 徐姗姗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5日

开源节流一分一厘,降本增效一点一滴。杨村煤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紧盯成本控制,深挖增效潜力,多措并举收紧“钱袋子”,多点发力拧紧“总阀门”,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降本增效落实、落细、落地。

坚守煤质“红线”,夯实效益根基

煤质是煤矿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杨村煤矿深入开展“三零”工程,狠抓关键环节管控,确保煤炭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从采场设计到回采工艺,从运输提升到洗选加工,杨村煤矿建立了一套覆盖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

优化生产组织,科学排定每月生产计划,根据井下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人员组织、设备应用及技术措施。在煤质管控方面,该矿实行分煤种分棚分区域存放,避免混储混装,并提前进行煤矸分离,从源头提升煤质;不断优化TDS运行,压实区队责任,全力坚守煤质底线,1-9月份高硫煤发热量同比提高9.87%。

同时,在煤价上行周期和煤价阶段性上扬时,抢抓市场高位机遇,高位竞标、多发快发、迭加发运。在煤价下行周期,积极争取协同发运,打破周边客户垄断及降价预期。今年以来,成功竞价64次,其中46次溢价中标,实现增收增效。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煤质管控措施,杨村煤矿的煤炭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按吨卖”到“按质论价”的转变。

省”字当头,扎紧“节约口袋”

该矿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用“紧日子”过“好日子”,从细微处着手,推动降本节支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掘进工区深入践行“节支降耗”号召,大力推行“材料不落地”措施。对所有施工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和专人管理,并将散落于作业现场的螺栓、螺母、锚网、锚杆等材料收集整理,降低材料被意外掩埋或遗失的风险。

生产准备工区在面对41704运顺联络巷掘进任务材料需求品类多、用量大的实际时,精准核算并逐级分解材料需求,优先从综机车间等内部渠道选用修复材料,让一批“沉睡”物资成功被“唤醒”,大幅降低了新材料采购成本,从源头上杜绝“多报、少报”现象。

杨村煤矿运营管理部(督察办公室)副主任葛海峰表示:“我们严格材料费预算管控,采取细化预算指标、优化考核口径、盘活存量等措施,严把审批关口,保证材料计划准确性。”

今年以来,该矿材料计划准确率提升95%以上,从源头上杜绝了浪费和无效支出。

修旧利废,资源“吃干榨净”

在杨村煤矿,修旧利废不仅是简单的“缝缝补补”,更是一项技术活、创新活。

该矿大力鼓励员工在修复过程中开展技术攻关和小改小革。

生产服务中心能源站实施的副井口供暖系统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在电加热器供水管道焊接安装靶流开关、温度控制器和供水循环泵联动,每年可节约维修资金约6万元。

机运工区则集思广益,在井口配电箱内加装二位转换开关,组成了软硬件“双保护”,实现了声光“双报警”,提高了日常检修工作的安全系数。

综采工区以旧水泥盖板替代传统地面,不仅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材料成本,还破解了地质压力导致的底板开裂难题。

从设备零件的回收复用到生产材料的精准管控,营造了“节支等同增收、修旧就是降本”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该矿盘活存量物资440万元,修旧利废创效超592万元,真正让闲置资源成为矿井增收“活水”。

如今,“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在杨村煤矿已深入人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提质增效的深刻内涵,让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效益的源泉,每一个职工都是经营的参与者。